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17章(1 / 2)

结果她不找钱,钱偏要找上她。

继鞠家的事儿基本解决,清障符也换了第二茬之后。

“阿婆”的名号算是打出去了。

这时候也没什么热闹,最多就是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

电视台还不是一直有节目,每天就固定那么几个小时播放,其他时间全是雪花。

所以谁家有点新鲜事,不用他自己说,就得被周围看在眼里,一知半解的人加油添醋给宣扬出去。

本来鞠家人不想外传孩子的事。

之前都是遮着掩着的,但家属院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加上鞠亮在学校里的情况被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也早就被周围家属院的人打听去不少。

如今孩子恢复正常,可以上学了。

外面人总有那种多嘴多舌的在背后讨论。

特别是一些岁数大的,说的太夸张,动不动就传他家孩子脑子受了刺激,得了精神病之类的。这些风言风语很少传到家里大人耳中,但孩子所在的圈子都藏不住事,被当面嘲笑了几回,鞠亮甚至因为这事和人打了架。

鞠家人想着还是得自己把情况宣传宣传,总不能一直挂着“精神病”的名头吧!

为了说明自家孩子痊愈,鞠家人将阿婆的手段夸的神乎其神,再加上他们实打实的花出去五百二十块钱。

家属院和单位里的熟人,终于把关注点转移到阿婆和她的收费标准上了。

再加上鞠家那小的,现在都能和别家孩子打一块儿去了,瞧着也不想有什么的。

相比于变成精神病,中邪这种说法在大家心里反倒不是什么大事了。

也不知道根据什么标准评判的,大概是家里小孩子都受过惊吓、被冲着过,觉得小孩子魂魄不稳,受到冲撞不是什么大事。

第609章 度假区忙翻了29

街坊、同事听说鞠全辉为了给小儿子看病花了这么多钱,不由得咋舌。

本来还有鼻子有眼说孩子得了精神病的也都掉转了话头,这么多钱看病,那肯定是治好了的,不然打了水漂谁家都不会吃这个闷亏。

鞠家的事在小范围传播开来。

许多人讨论起那“看事”的心黑,张嘴就敢要这么老些钱。

又说鞠全辉当主任没少挣钱云云。

即便如此也没阻挡的了其他顾客上门。

并且有了第一单定价的底子,后续找上门的都带了十足的诚意。

不得不说有钱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存在。

改革刚开放没几年,阶级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有的还像以前一样,在拿一个月三四十块的死工资,有的则靠小摊贩生意成了万元户。

贫富差距在这短短的几年内,被硬生生地拉扯开来。找“阿婆”看事的所谓高价位,还真没拦住多少人。

...............................

时萋实在不晓得,自己这一世怎么又混上了当神棍的路子?

也许是之前的“十年”带走了不少真有能力的人。

现在一些老人再想批个命、配个八字什么的,总是找不到可心能耐人,听说钢铁厂家属院那有个老太太厉害的很,便想过来看看祖坟、算算命理.......

对于这类工作找上门,时萋实在懒得应付。与那些肉眼看着就严重的情况不同,批个八字瞧着不麻烦,收费问题就要斟酌,这种事既多又杂,实在麻烦。

仿真人几乎都是以寿命不够用的借口给推掉了。

不过除了算卦这种不接待的事务之外,的确也有类似玉雪梅这种的单子。

为了赚那一点点并不怎么需要的功德,也是顺从自己的内心。

一般询问过情况,见到事主后,时萋评估了对方的情况确实需要管一管,就会接单。

这种单子不算太多,一两个月有一回也就顶天了。频率刚刚好,钱多活轻松,时萋觉得还不错。

时佳见识到阿婆的挣钱速度,觉得妹子不上班,好像也行。

她甚至有些羡慕这种日子,也就是这时候没有“啃老”这个词,否则她就会明白自己羡慕的是什么。

不过说到底,拿钱的是阿婆,妹子这个没学到什么本事的徒弟(时佳自认为),应该分不到多少。

她又开始担心老太太家人找上门,到时候妹子就“人财两空”了。

时萋实在没想到,人财两空还可以用在这种地方。

对于时佳的担忧,她给了一记定心丸,表示阿婆没有亲人,自己就是她唯一的亲人。

时佳讪讪笑着摆手,她也不是盼着老人那啥,就是吧!自家人还是先考虑自家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