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43章(2 / 2)

一些交好的同学每次聚餐都会选左雯雯这里,毕竟是自己的房子,比那些寄住家庭和合租房的同学更方便一些,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课业,火锅是有些日子没吃了。

“我出发前又寄了些,等过几天就到了。”这里也不是全然没得卖,不过总感觉口味有差别。

话题又转到秋裤上面,时萋刚一开口。

左雯雯就逃跑似的回了自己屋,乖乖换上了一套毛茸茸的家居服,摸了摸有点发凉的大腿,没穿秋裤确实有点冻得慌。

等收拾好了东西,两人简单吃了顿面条,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是母女俩的老传统了,就算是飞机也是同样理论。

挂面是左雯雯煮的,搭配着肉酱和黄瓜丝。这段没有妈妈在身边的日子,她的挑食都根治了,以前不爱吃的葱花和香菜末也被她细细撒撒在面条上。

吃完饭后时萋明显感觉到眼皮打架,和左雯雯闲聊了几句就回了卧室。

休息了两三天,她渐渐习惯了这里的气温和时间。

左雯雯学校那边也正式进入了圣诞节假期。

包括时萋在内的一行五人到了基尔。

基尔的圣诞市场十分热闹,还有许多热红酒卖。

左雯雯和几个同学都不是第一年在德国过圣诞节了,所以对于平时不会出现的热红酒也不觉得惊讶。

不得不说红酒用桔子、丁香、肉桂之类的煮完味道十分复杂,温热的口感入肚虽然觉得舒服,但也过于甜腻。

时萋双手握着一杯,全当是暖手宝了。

热红酒的味道几人虽然不太能接受,不过盛酒的杯子倒是蛮漂亮的。

“姜饼哎,要买点吗?”

“再买点其他的,那几个礼物盒包装不错,适合待会装了东西送人。”

“帽子要买个吗?挺好看的。”

“圣诞礼物需要准备吧?”

左雯雯和三个小伙伴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待会去施奈德夫妇家要带的东西。

施奈德是这里常见的姓氏,时萋觉得这边的姓和日本有类似的感觉。

不过这里更多的是来自于职业,而不是地点。

比如施奈德其实意思是裁缝。

左雯雯同学刘馥郁寄住的家庭主人姓韦伯,意思是纺织工人......

其他还有面包师、铁匠之类的。

总之听着稀奇古怪,又很有趣。

施奈德夫妇有四个孩子,在这里也算是能生的了。

当然,这里生孩子的福利太好,大概也是有些家庭不断造人的原因。

时萋和对方闲聊了一下,才知道施奈德夫妇俩每月单是儿童福利金就能领1000欧元。

按一比八的比例算,人民币就是八千。

另外还有父母津贴,这个领取的时间比较短,只有十四个月。除此之外还有杂七八的几样津贴,合起来数目不小。

不过话说回来,赚欧元花的也是欧元。

并没有换算的那样抗花......

想把孩子养好,这些钱也顶不上多大用处。

如果只是随便放养,什么都享受国家福利争取不花钱那么养,确实是赚的。

时萋他们带来的礼物不少,除此之外还有准备了塞给小孩子们圣诞袜子里的。

几人在这里吃了一顿“圣诞大餐”,面包,奶酪,香肠......那种大家都不觉得是应该上到过年餐桌上的食物,不过入乡随俗,几人吃的依旧很香。

终于是体验完了本土节日。

和春节差不多,国人过除夕,这里过平安夜。

第二天都要走亲访友。

圣诞节当天时萋请了左雯雯的几个同学来家里吃饭,准备了一顿火锅和几个炒菜。

人多的情况下还是得弄火锅,简单省事不说,大家也都爱吃。

刘馥郁塞嘴里一大口回锅肉:“中国胃果然还是得吃中国菜。”

“啊啊啊,快住手,留下那块肉......”

............................

时萋本打算陪着左雯雯过完寒假再离开。

不过距离寒假还有半个多月,在左雯雯准备考试前,时萋接到了国内贾师兄的消息。

季老板想请她一起去趟英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