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后,母妃便病了。 她要为母亲侍疾,失去了同太子一同进学的机会。 她看着母亲一日比一日憔悴,一日比一日枯瘦。 曾经娇艳的美丽花朵,以飞快的速度枯萎下去。 但等不到她彻底枯败,成为残渣,先帝薨逝,后妃殉葬,母妃等不到自然枯败,就先一步失去了性命。 即将殉葬的前一晚,母妃抱着她,泪如雨下,告知她,她再也不能护持着她了。 母妃要她发誓,她绝不会再做出想要出头的事,绝不会想着让人发现她的不同,她的聪慧。 她哭着立下誓言,眼看着病中的母妃被闯入的内侍强迫灌下毒药,在痛苦中死去。 “这是娘娘的福气呢。” 内侍如是说。 他们的到来,带走了先帝所有的妃子。 有子嗣的妃嫔是不用殉葬的,可她的母妃还是死了。 这是帝王的意思,内侍说这是因为帝王爱重她的母妃,是她母妃的福气,也是她的福气。 帝王的妃嫔中,唯一存活的,便只有太子的生母。 太子登基为帝,年号永丰。 永丰元年,偌大的皇宫寂静得如同魔窟地狱。 宫人们战战兢兢,先帝的妃嫔们尽数葬送自己花一样的年纪,集体为帝王殉葬。 她们的父兄受她们遗泽,或升官,或得赏赐,但一切与她们无关。 她感到彻骨的冰寒。 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她想到了母妃惨白的脸。 母妃要她发誓,她这辈子都不会展露自己的锋芒,否则,便叫母妃在地下不得安宁。 她眼中燃起的光逐渐消失。 等到她到了年岁,该议亲了。 母妃不在,无人在意一个透明公主的婚事。 皇太后碍于情面,还是做主,询问她的意见,为她挑选亲事。 她唯唯诺诺,皇太后不喜,草草为其选了人家。 她出嫁那日,百花盛开,可她却感受不到丝毫生机。 出嫁后,驸马起初装得翩翩君子,人中俊杰。 她眼中未曾熄灭的光有了盛大的迹象,她试图同驸马展露自己的才华,却听到驸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眼里的光再次黯淡下去。 大概是觉得她除了美貌一无是处,且皇帝根本就不在意她这个唯一的皇妹,驸马开始原形毕露。 他一点点地试探,越来越嚣张,在她大着肚子的时候,更是同其表妹厮混到一起。 她产女那日,驸马断了她的用度,只是因为,她先产子,驸马的表妹吃醋,所以,驸马要为其出气。 孩子终究还是平安诞生。 是名女婴。 驸马拂袖而去,她却笑出了声,真好,是个女孩呢。 驸马对孩子并不上心,对她更是视若无物。 她胆怯,她怯懦,她唯唯诺诺。 抛开这层表象,她不教女儿女红管家,而是教其四书五经,家国大事。 “阿娘,你明明这么厉害,为什么却从来不展露出来呢?” 她无言。 在女儿因为反驳驸马言谈有误,从而被驸马下令鞭打时,她第一次盛怒而起。 她搂着女儿幼小的身体,觉得她好像做错了。 她为什么要教导女儿四书五经,为什么要像是教导男子一样教导自己的女儿呢? 是因为她觉得她女儿值得,她女儿不弱男子分毫? 可这世道,不容她啊…… 男子被同性反驳,他们欣然改错,誉为美谈,被女子反驳,他们勃然大怒,怒骂女子贱婢,言其该安守本分,而不是招惹是非。 什么是招惹是非呢? 她本以为她的一生都会如此,一边清醒,一边又无法反抗,只能在清醒中绝望。 可她看到了那抹紫。 俊美无俦宛如天人的帝王饶有兴致地看着她,而后,为她推开了堵死前路的天门。 无人知晓,紫衣帝王同她有过单独相处。 “朕能给你另一条路,另一种人生,但你敢走吗?” 那是一条,稍有不对,便会遭到天下人唾骂的路。 也是一条,有去无回,开了头,便没有回头机会的路。 但那更是一条,布满鲜花充满光明的路。 即便那条路上不但有鲜花,还有荆棘。 她像是于黑夜中看到光明的飞蛾,义无反顾地奔赴光源而去,即便是飞蛾扑火,一去不回。 值得庆幸的是,她踏上这条路后发现,她并不孤独。 无数清醒的女子向她簇拥而来,为她推开荆棘。 被勋贵子弟看上,杀死其丈夫,强抢其回家凌辱,其拼死逃出来,敲响了登闻鼓。 天子亲临,为其主持公道。 群臣皆为其遭遇感到痛心,共情想到自家儿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