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1章(1 / 2)

<h1>第31章</h1>

赵凤霞倒是很开心,她希望能多养点,多赚点钱,多给女儿攒点压箱底钱。

宁安被农牧厅的同志亲切的称为“养猪能手”,她笑的十分僵硬。

这位同志安慰她:“小江同志,不要紧张,你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现在国家提倡养猪,鼓励大家发展养猪事业,把养猪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新的政策号召‘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还要求给猪留足口粮……”

顿了一下,这位同志接着说道:“你这可是立了大功了。”

虽然鼓励农民发展养殖副业是好事,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很多人还吃不饱饭呢,还要给猪留足口粮,这不是难为人吗?这个政策往下推广的时候,有的生产队就说了,“我们队几百亩地、几百口人,加起来要养近千头猪,给猪留够饲料后,人没有口粮了,咋办?”

咋办?他们也只能说,“你们看着办!”

提倡“一人一猪”,又没强迫你们必须这么干,少养点也没问题。

这个节骨眼上,小江同志实践出真知,研究出了提高生猪生长速度的方法,可不是做了大贡献了吗?

宁安:“……”

她那是紧张吗?她明明是尴尬!

农牧厅的工作效率很高,回去以后立刻组织各市县畜牧局、畜牧站的人进行培训,然后把培训好的工作人员派到各个公社、生产队,指导农民科学养猪。

宁安所在的三唐公社近水楼台,公社主任知道这事的起源就是宁安,从供销社临时把她抽调到了出来,给各个生产队负责养猪的人做培训,有必要的话还要下乡去指导。

当然了,领导也没亏待她,有两个月的时间,宁安领的是双份工资。

她不光指导养猪,还顺手指导养鸡养兔,如何提高母鸡的产蛋率,如何让兔子长得更快,她都很有研究。

在二道沟指导的时候,村民朋友们看着宁安那叫一个稀奇!

“安安,你不是在供销社工作的吗?怎么还会养猪呢?”

“我出身农村,不能忘本,会种地会养猪,多正常啊!”

“安安,这么养真的长得快吗?”

“真的啊,你看我家的猪,都是一等猪,多卖不少钱呢。”

“安安,你以后还在供销社工作吗?”

“等我指导完了,还回供销社,我是临时来帮忙的,供销社才是我的本职工作。”

“安安,你对象回部队了?啥时候回来结婚啊?”

“年底吧。得看他什么时候能有假!他忙得很,就想着快点升职,让我高兴呢。”

“安安呐,你结婚以后去随军吗?”

“去,我对象级别早就够了,不升职也能随军。”

“哎呀,那他是个连长了吧?”

“不止,他已经是副团了!”

“哎呀!这么厉害!”

“……”

在二道沟待了两天,宁安说了几车话。

周邦彦作为一个颇有想法的领导,自然不想放过这样一个机会,他组织市委班子开会,决定在市郊建一个规模化的养猪场,同时建一个猪饲料加工企业,和周边的生产队以及一些粮油加工企业合作,养猪场向生产队提供肥料,粮油加工企业向饲料加工厂提供边角料,市里再帮扶一下,这事很有搞头。

他从省农牧厅下属的研究所借来了几位研究人员,同时也把宁安借了上去,一起开展前期工作。

宁安在市里待了一个秋天,住在市委的招待所里。

秦主任邀请她回家去住,宁安婉拒了,毕竟还没结婚呢,再说了,住招待所挺好的,一日三餐都给解决。

秦主任尊重她的意见,只是在休息的时候来找她逛街购物,一起聊聊天,交流一下感情。这个时候,宁安就会留在周家吃饭——周书记从饭店里打包回来的饭菜。

周永川从东北寄回来一些腌制好的鹿肉和狍子肉,宁安用周家的厨房做成了肉干、肉松,给秦主任和老周留一份,给自己爹妈寄一份,给周永川寄一份。她自己也留了一些肉松配馒头和面包。

心血来潮的时候,宁安还在他们家做了一次方便面,冲击力十分之大,让周书记又生出了建个方便面生产厂的想法。

从64年开始,国产方便面已经出现了,他吃过,只是不如宁安做的这个好吃。

要是有了宁安这种方便面,他就不用做饭了,也不用去买饭了,他可以天天吃方便面。宁安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大为震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