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35章(2 / 2)

老太太:“啧啧啧,人老了,就没人心疼了。”

王姨说:“您也不需要人心疼啊,您需要的是冰棍和汽水。”

老太太:“……”

她跟宁安说:“给奶奶留一口。”

宁安给她留了个瓶子底儿。

老太太说:“你还真就给我留一口啊!”

“是一大口哦!”

“我谢谢你了!”

谢晏把随身带的水壶递给老太太,“来点蜂蜜水,解渴降暑对身体好。”

老太太:“……”

这个时候,京城是有出租车的,不是后世那种招手即停的出租,需要打电话向站点预约,报上姓名和地址,原地等待,大概十几分钟后,出租车就会到达来接人。

谢晏给她们找了个休息的地方,自己去找地方打电话叫车。

靠着出租车,他们把京城有名的地方都逛了一个遍。

在京城玩了八天,除了宁安,别人都晒黑两度了,几人才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在沿途几个城市都下了车,看了看风景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老太太感慨万千。她年轻的时候,跟着丈夫走过几个小地方,那时候百姓的生活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

她由衷的赞叹,还是新社会好。

谢晏带着相机,拍了不少照片,旅行结束之后,他和宁安联名出了一本画册,就叫《我的祖国》。

里面放了这次拍到的照片,他们旅行的见闻,还放了一些之前搜集到的老照片做对比,更加凸显了祖国的繁荣强大。

这本画册,还成了建国16周年国庆献礼的一部分。

第151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19)

金秋九月的第一天,是开学的日子。

别看宁安放假在家穷极无聊,真到了快要开学让她有所事事的时候,她就开始不高兴了。

开学前几天,她开始倒计时。

还有五天就要开学了,不开心。

还有四天就要开学了,更加不开心。

三天,非常不开心。

老太太说:“你要是不想去,咱就请两天假,让你多玩两天。”

“不要。”

她这辈子从小孩做起,有非常沉重的好学生包袱。上学要早到校,上课要认真听,勇于举手回答问题,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主打一个爸妈说啥都是耳旁风,老师说啥都认真听。

比如,彭薇坚信“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让她每天吃苹果,那就跟要了她的命一样,好说歹说哄着劝着,每天能吃两口就不错了。

她能绞尽脑汁列举一百条理由来阐述“苹果是一种非常无聊的水果”。

在学校里表现好,被老师奖励一个小苹果,那就跟宝贝一样,连皮都舍不得削了,一口一口吃的干干净净。

这可是老师奖励的!

小桔子都要笑死了,孩子入戏太深!

她吃的苹果是彭薇友情捐赠给他们班的,让老师当做奖品奖励表现好的学生。

老师隔三差五就拿出两个苹果,奖励表现好的前两名,宁安每回都有份。

她根本不知道,她吃的苹果就是她自己巨嫌弃的那一批,为了不太显眼,彭薇还是挑个头小、长得磕碜的捐的,在他们家,她看都不看一眼。

小桔子知道,但是它不说。

当然了,这是她上小学时候的事,到了初中,她在吃东西方面不那么挑剔了,彭薇也就不再捐苹果了。

所以,让她请假不去上学,那是不可能的。

谢晏将她这种表现称为“开学前紧张焦虑综合症”。所有的学生都会有,只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心性,症状轻重不一,而且大部分人不会表现出来,怕被家长批评。

他家孩子从小被惯着长大,心理幼稚一点,症状重一点是正常的。再说了,她每个假期快结束的时候都这样,这么多年了,他们早就习惯了。

他不会觉得宁安矫情,反倒觉得她这种把任何心思都在家人面前表现得明明白白的习惯非常好。

情绪只有表达出来了,家人才能更好的开解她,帮她解决问题。

宁安在家里小作了几天,谢长德和彭薇忙工作,日常就是老太太和谢晏被她折腾,俩人耐心哄着,哪怕她无理取闹,也都是好声好气,一直到了开学的那一天。

谢晏头一天晚上帮她检查书包、文具,确保所有东西都没有疏漏,第二天早上起来还要再检查一遍。

理论上说,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了事情就要自己承担后果,忘带东西被老师批评那是活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