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76章(1 / 2)

<h1>第176章</h1>

纪松和:“……我是看了她的报告之后才决定和她一起做研究的,我首先认可了她的水平。只要专业水平过硬,别的都不是问题。”

“真的那么厉害?”

“真的。”

水平确实很高。但给她当助理,却是在实地考察了技术部,见过本人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莫名的,他就觉得,跟她一起工作一定会大有收获。

纪松和认可宁安的水平,但是宁安在看过他的简历之后,对他的水平是有一点点怀疑的。

【1950年出生,1965年(非常幸运又不幸的)考入京城航空学院,1970年毕业,分配到某公社农机站修拖拉机,修了4年拖拉机,调到平阳机械厂工作。】

啊!是老五届的最后一届啊!

正经上了不到一年学就开始搞运动了,在学校里折腾了几年,终于分配了工作。

老五届就跟老三届一样,都有点惨。

她以为他水平不怎么样,但实际工作起来就发现,还不错。

应该说,相当不错。

纪松和跟她说:“虽然后面几年没怎么上课,但是我也没放松学习,后来在拖拉机站也一直自学的。我算是科班出身,但本质上,跟你一样,是自学成才的。”

宁安:“……”

行吧。

占了个科班出身还是有好处的。

某种程度上,宁安的研究能够这么快说服于厂长,让他向部里汇报,这位纪松和同志起了很大作用。

毕竟有科班出身的人帮她背书嘛。

第190章

七零极品小姑子(22)

她还曾经好奇的问过纪松和,后来在学校那几年都干什么了。

纪松和表情微妙地给她介绍了一下他们学校的“壮举”:徒步跨省去帮社员同志夏收,割麦子、插秧,都干过;还修筑了一段防洪大堤,因为条件有限,质量不太合格,6月份修好,8月份就冲垮了;去煤矿挖煤,工作是抡大锤、打钢钎、塞炸药、放炮。

“挖了两个多月,实在是挖不出煤来,后来挖到深处,发现是以前的矿洞,煤都挖空了。”

宁安:“……你们提前没考察吗?”

“我们就是听安排。平时不能出校门,没法考察。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宁安听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70年,老五届被分配工作,专业对口是别想了,有什么干什么。有的人被分配到公社小学当老师,有的被分配到公社供销社当售货员,有的分配到盐厂当盐工,还有的被分配到工厂当钳工,纪松和被分到了公社农机站维修拖拉机。

那时候形势还非常紧张,大家也不敢背后搞小动作。他在农机站老老实实的修了4年拖拉机。

现在形势宽松点了,纪利民帮忙运作了一下,给他弄到了平阳县机械厂,正好赶上宁安做新项目,他就主动要求给宁安当了助理。

全能助理!

专业素质高,勤奋好学,脾气好,有眼力见,领导说一,他就能想到二,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宁安挺满意的。

尤其是在一群人加班加点,全都弄得胡子拉碴邋里邋遢的时候,时刻保持服装干净整洁,每天洗澡刮胡子的纪松和同志,就是泥石流里的清流。

宁安需要他来洗眼睛。

他们去西京,是坐火车过去的。

宁安坐在火车包厢里,看着窗外的风景,在脑海里和小桔子聊天打发时间。

宁安说:“我们搞飞机研究的人不坐飞机,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小桔子说:“没办法,这是领导建议的。飞机虽然速度快,但是安全性确实差点事。领导也是怕科研人员再有损失。”

纪松和坐在宁安旁边,拿出保温杯,倒出一杯八宝茶,推到她面前。

宁安:“……还没喝完呢?”

纪松和笑道:“之前的喝完了,这是夏姨昨天刚给我的,让我记着泡给你喝。”

宁安生无可恋的往车厢壁上撞了一下脑袋:“我今天不想喝这个。”

纪松和拿出另一个保温杯,倒了杯菊花茶给她。

宁安端起来喝了一口,温度合适,甜度也合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