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外面传来敲门声。
“谁啊?”
徐佑军边问边往大门口走去。天一黑,大门就从里面拴上了。
“是我。”
“舅。”
徐佑军打开门,把人让了进来,“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你娘让我给安安做个凳子,我做好了,给送过来。”
“姐。”
“你明天早上过来也不晚。这大晚上的。”
“没事,我有手电筒。孩子呢?”
“睡了。”
“没再闹吧?”
“没有,好着呢。”
“你看这个行不行。”
周岱山把空心小凳子递给周秀云,他还给做了靠背,其实是把椅子。
周秀云接过去看了看,又放在地上比划了一下高度,说道:“行,应该合适。明天让她坐上试试,不合适再找你改。”
“行。”
“坐下喝杯水再走。”
“哎。”
周岱山跟姐姐关系很好,向来听话。
他问徐佑军:“你怎么回来了?听说宁安的事了?”
“嗯。徐会计报到公社去了,公社杨书记告诉我的。”
“今年的活累不累?博文在那儿怎么样?”
“还行,不算太累。比挖淤泥还是要好点。博文跟我挨着,挺好的。”
“那就好。你们俩互相帮衬着,你们是亲表兄弟,就跟亲兄弟一样。”
“我知道,舅。”
他爹死的早,他舅帮了不少忙。娘亲舅大,他这个舅舅是非常合格的。
周岱山坐了一会就走了。
周秀云催着徐佑军也赶紧去睡觉,她自己捞出几个咸菜疙瘩切成条,又泡了点黄豆,才洗手洗脚上床睡觉。
宁安把被窝睡得热乎乎的。
周秀云搂着她,心里一片温软。这个小可怜孙女,以后就由她来守护了。
她觉得自己这一觉睡得特别舒服,要不是惦记着早起还有点事要做,她都想睡个懒觉。
第二天早上,周秀云五点多天不亮就起来了,和面烙饼,煮粥炒菜,让徐佑军吃完饭再走。
等他吃上饭,她又用昨天泡好的黄豆炒咸菜,炒好了,给他装进一个瓷坛子里。
徐佑军吃完饭,到宁安的房间看了看她,小家伙睡得正香,整个人都裹在被子里,只露出半个脑袋,跟个蚕蛹一样。
他伸手碰了碰她的脸颊,小家伙立刻不满的皱了皱眉,顺带翻了个身,给他留个后脑勺。
徐佑军给她掖了掖被子,转身离开了。
他走的时候,六点冒头,天刚蒙蒙亮。
周秀云送他出门,叮嘱道:“路上慢点,看着点路。别担心家里,我会照顾好孩子的。你在外面,顾好自己就行,不用太拼命,做任何事之前,你都要想一想家里的老娘和孩子。”
“我知道了。娘,你回去吧。”
周秀云答应着,站在门口没有动,直到儿子的背影一点点变小、消失,她才转身进门,开启自己带娃的一天。
第一件事,就是给宁安的特制小椅子缝个布垫上去,不然坐上去太凉了。
另一边,小赵通讯员从工地回到公社,立刻就开始遣词造句,奋笔疾书,他以江明华事件作为由头,阐述知青回城带来的新问题。
【高考恢复,这是个好消息,但对有的人来说,却是悲剧的开始。】
【近日,在我们平原省徐家屯大队,发生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一个三岁的小女孩,被她的亲生母亲抛弃了。原因是,她的母亲江明华考上了大学。这本该是一件喜事,却成了小孩子被遗弃的理由。】
【因为这件事,三岁的小姑娘险些哭瞎了眼睛,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要她了。】
【……】
【江明华下乡期间,主动追求徐家屯的社员,结婚之后便没再参加过集体劳动,一直靠丈夫和婆婆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