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念还是到了才知道领证是要钱的,要不是潘大壮裤兜里还装着钱,这趟两人就白来了。
所谓的结婚证也跟她以前所知的结婚证不太一样,是张奖状大小的证书,左边是主席像,右边是填名字的地方,姓名后面跟着“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结婚规定”之类的文字,文字下面就是填日期和盖公章的地方,不用贴照片。
除了公章,工作人员又给两人盖了“布票已发”四个字,给了他们一张布票。
“给。”
刘念已经看到加印的小章写的是什么并不意外,反倒是潘大壮觉得稀奇,伸手就把布票拿在手里,没有拿那张结婚证。
“还给布票?怎么没听爱国说起,不然就算是为了布票也值得来一趟。”
“你不想想办证的钱。”
“还是能小赚一点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出了办事楼,趁着四下没人,潘大壮把布票在刘念眼前晃了晃。
“要不咱们把布票卖了,换成钱一人一半。不行,不能一人一半,结婚办证的钱是我出的。不如,我给你五毛?”
几辈子,刘念第一次听说有人要给她五毛这么小面额的钱,真他喵无语。
“你不出声,我就当你答应了。你不想做新衣服吧?天天要下地干活,用不着穿新衣服。”
反正他娘是这样说的。
刘念继续不出声,她还挺想知道潘大壮准备去哪里把布票换成钱。
镇上的路全是泥路,也就是今天晴朗,不然走不了多久就溅一身泥点子。
两人推着自行车,离开镇政府所在的街后拐了弯往街市上走,经过了邮局和独立院门的知青办,又往镇卫生院的方向走。
刘念闻到卫生院飘来的味道时还有些惊讶,没想到潘大壮还记得带她来医院看伤的事。
事实证明,她想多了,潘大壮带她去的是医院后面那条街。
“你在这里等我。”
潘大壮把自行车交给刘念,自己朝着一处热闹的院落走去。
那个院落是一处公共厨房,专门租给卫生院住院病人家属。
青山镇卫生院有个下放的老大夫医术还不错,来找他看病的人不少,有些要住院的病患不想吃医院食堂难吃的病号餐又吃不起国营饭店就会来公共厨房自己做。
公共厨房一个灶台的租金也不贵,只要给些柴或者菜就行,有病号餐当掩护,渐渐的这儿就出现了一个小型的黑市。
镇上不少人都知道,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潘大壮在这儿有熟人,很快就把布票换成了钱,出来时还跟三个男人勾肩搭背的。
“看,这就是我媳妇,是个知青。”潘大壮朝刘念一指。
跟出来的三个男人有高有矮但是都瘦,年纪跟潘大壮差不多,都没有结婚,看向刘念的目光带着几分戏谑。
“这么瘦,生得出儿子来吗?”
“几岁了,怎么这么小。”
“这身板哪有那谁带劲!”
他们堂而皇之地当着潘大壮的面调侃刘念,潘大壮却没有生气,还附和他们的话。
“我也觉得她太瘦,可没办法,她掉水里被我救了。我娘说我娶亏了,我这模样,该娶厂长千金的。”
“是是是,连厂长的媳妇都归你,行了吧。”
“我要那老货干嘛!”
四人在那里胡咧咧,暗中也想看刘念的反应,但凡她脸红或者皱眉,他们就会说的更起劲些。
谁知她什么反应也没有,站了一会儿还打了一个哈欠。
怪无聊的,所以男人跟女人为什么要生活在一起?
跟无聊又吵的人住在一起,除了气出结节,能有什么好处吗?
他们也被刘念的反应打脸,就算今天没什么生意,也犯不着出来聊这些没正行的。
“不聊了,我们还忙呢。”
“忙什么?我看今天都没什么人。”
“没人也要忙,理货呢。”
潘长壮不知真假,他以前也想跟着他们干,可惜他们看不上他,不肯让他入伙,不然他早就有钱娶媳妇了。
推上自行车,他没精打采的走了,不提载刘念,也不提把五毛钱给她。
其他三人看到他走远才小声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