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的草最好是干草,不能带水。喂的水也最好是白开水,不能是生水脏水;你们平时喝水也记得喝凉白开,不然要闹肚子。要注意兔子窝的卫生,最好每天打扫;保持安静,别老去看兔子吓兔子,尤其是带崽的兔子。”
程勤奋说完怕他们记不住,“你们认字不,要不要我帮你们写下来?”
“那就麻烦程知青了。”刘永平客气地说,惹得刘永安看了他一眼。
两人都没上学,只悄悄跟人认过自己的名字,就是程勤奋写下来也看不懂。
刘永安这时才想到自家哥哥可能想上学,眼珠子一转就说:“程知青,我们能跟你学认字不,下雨天怪无聊的。”
“倒不是不行。”他也怪无聊的。
“那我们割完草去知青院找你?”
“行。对了,我想问问你们知道村里谁家能打磨盘吗?”
“我们村没有人打,隔壁村有,好像就是刘知青的男人的四叔的岳父家就是打磨盘的。”
想不到问到了自己人头上,程勤奋无语,又想刘念连这个都不知道,估计在潘家也不好过。
轻叹一声,他又笑着看向嘴皮子溜的刘永安。
“连这个都知道,你这脑瓜子好使,认字肯定快。”
“那是,我聪明着呢。”
刘永安得意,又朝刘永平挤眼。
要不是他脑瓜子好使,两人也找不到地方学认字。刘爷爷曾跟他们说过,一定要好好认字,将来才有可能出息。
第165章 年代文炮灰19
买石磨的事最后还是由程勤奋出面。
程勤奋猜测刘念时不时能拿出肉来,不是靠的跟她关系似乎并不好的夫家,也许是有别的门路。
他没有多余的好奇心,与刘念交好又没有坏处,何必因为追究太多坏了交情。
磨盘送来是在几天后。
秋雨总算停了,气温又回升了不少,已经把外套翻出来的程勤奋又把外套塞回箱子。
本地人知道当地气候,已经开始趁着天晴晒被子准备被褥,谁知道下次降温是微降还是骤降,早点准备总没错。新来的知青不清楚,却知道跟着老知青学。
送石盘来的是潘四婶娘家侄子,送到后程勤奋检查了一下就塞了一个布包。
布包蓬蓬的,看着像是装了不少东西,其实里面就五块钱。
价钱是一早就说定的,潘四婶侄子也不怕知青骗人,接过布包没有检查就放身后背蒌。
“你是还要去大旺家?”程勤奋不由问了一句。
“对。我奶让我来看看我姑。”
顺便拿了些榛子和一条鱼过来,当是走亲戚的礼,也是谢谢介绍生意。
“能帮忙搬一下磨盘吗,就搬到你姑家不远的人家,说不定你也认得,就潘大壮家。
我们院的刘知青嫁到那家,前些天张知青托她做点东西需要用磨盘,你姑家的又借给潘三叔家了,我们也不好意思去借,这才想到做一个。现在要先紧着她用,得搬到她家去。”
这个手磨可不轻,程勤奋觉得自己也就够力气从知青院搬到刘家。
“成。”潘四婶侄子挺好说话。
“谢谢了。”
程勤奋道了谢,又招呼今日在院里的张静静。
“张姐,你的地瓜要今天拿过去吗?我可以帮你抬。”
“好。”
张静静答应了一声,拎了两筐地瓜出来,小的那筐让程勤奋拿着,大的那筐由她和赵菲抬。
一百斤地瓜还是挺重的,赵四婶侄子一看他们要抬那么多东西,帮他们搬手磨的些许埋怨也消散了。
约十来分钟的路,因为赵菲和张静静的走走歇歇硬是走了许久。
赵四婶侄子已经早到了潘大壮家,把手磨放在门口等着后面的人,见程勤奋拎着地瓜走得面红耳赤极为吃力,还上搭了一把手。
“多谢了,力气活不好干。”程勤奋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赵四婶侄子笑笑,暗想,搬这么点重的东西哪算力气活。
刘念听到动静,拉开虚掩的门望向外面。
“程知青?”她略有些意外,扫了一眼地上放着的东西,眼中的不解化成了笑,又看向他的身后,“怎么今天送过来。你早点说,我可以去接静静姐。”
“手磨送到时张知青正好在院里,我们就一起过来了。这是送手磨来的王哥,是潘家四婶的侄子。”
“那还是亲戚,进来坐,喝口水。”
“不用,我还要去找我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