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04章(2 / 2)

别说本来肉就吃得少的村民了,就是干了一天活的知青们,看到肉都潮得慌,要不是还有点礼貌,都想直接上手抓来吃了。

秋南亭本来还没觉得饿,闻到肉香忽觉得前胸贴着后背,眼珠子离不开肉盆。

“来来来都别站到起哦!”村长的大姨子擦擦油腻的手,抓着一大把筷子给大家分,“快吃快吃,一会儿冷了不好吃了。”

熊元圆,也就是知青里那个看起来家里就不简单的女生,就住在这家里,知道他们家庭成员,见还差个人,“姨,我们等等陈跃吗?”

大姨努着嘴摆手,“莫等他,我给他留肉啦,你们吃,锅里还有哟!”

她这么说桌上就没客气的人了,矜持一点的还一块一块往嘴里夹,馋的都直接拿着碗先夹四五坨颤颤巍巍的红烧肉到碗里放着了。

现下不是谦让的时候,秋南亭也整整两天没吃过新鲜肉了,家里的肉为了能吃一个月,都是腌过的。

几块大肉下肚解了馋,桌上人的关系都拉近不少,便拉扯起些家常话题。

以秋南亭的身份是不怎么参与村里人的聊天的,即便有许多知青在,他也只是一边吃饭一边静静听着。

其实主要还是村民们在问那三个看上去就来头不小的学生家里究竟是什么背景。

熊元圆吃得矜持,说话的时候还搁下了筷子,跟只天鹅似的挺着脖子,告诉村民她父亲是中央的干部,母亲是留洋的哲学家。

这可了不得。

“为啥干部的娃也要下乡来嘞?”大姨疑惑问她。

“上山下乡是响应国家号召,干部子女更要做好表率。”女生话不多,说完又继续吃起来。

曾岑坐在秋南亭旁边,悄悄告诉他这大小姐今年六月才刚毕业就来了,这种事家里根本不敢把她留在城里,听说秋家村去年评了先进,估计条件挺好的,这就给送来了。

另外两个穿皮鞋的男生也是干部家的,不过今天没穿皮鞋了,穿了双布面胶底的鞋,鞋底一过水就干净了。

程木深眼看秋南亭一直盯着人家的鞋看,往他碗里夹了片牛肉,问他下个月去镇上赶集是什么时候。

这问题问得秋南亭一脸懵,他问了818,不确定地说大约是一四七吧。

农村的赶集日期是新历日期尾数,818给他提供的一四七,意思就是在每月的1号、11号、21号、4号在镇上的集市会开门。

但是具体是哪一天去镇上,还要看村长什么时候安排赶集的车。因为大清早从村口走,到了镇上也要中午了,村里便合着买了几辆车,分批送村民去赶集。

程木深也不客气,吃完饭直接去问村长那大姨子,七月的赶集车什么时候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