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98章(2 / 2)

李源在龙椅前站定,所有学子纷纷起身,跪伏于地,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声浪回荡,显得庄重肃穆。皇帝李源声音低沉而明朗,带着温和之意,道:“平身。”

学子们一齐站起身来,心中的紧张稍稍缓解,头仍然是低着的,不敢直视天子面容。

李源目光柔和地扫视一圈,缓缓开口,夸奖道:“尔等皆是朝中栋梁,饱学之土,今日能至此,已是我王朝之幸。”话语间带着鼓励与欣赏,让原本紧张的学子们心中又安定了几分。

随即,李源宣布殿试题目。殿试题目制式固定,共分为四大部分:义理、史传、粮食储备、水旱灾害。

“第一题,论述义理之要,释仁义礼智信之本义。”李源停顿片刻,给学子们一些记题的时间,继续说道,“第二题,以史为鉴,探讨治国之道,论古往今来帝王兴衰之因果。”

接着,李源宣布了第三题:“谈粮食储备之策,如何稳妥应对灾荒,保障民生。”

前三题都属于传统的策问题,学子们听后纷纷点头,神色认真,心中默默构思。

而第四题则与今年的雪灾息息相关。

“第四题,年初雪灾,农业受损,朕问尔等,若遇如今境况,应如何预防与治理,安抚民生?”他目光微微扫过众人,等待他们在心中谋划对策。

宣布完题目后,殿内安静下来。考生们低头埋入案卷中,笔尖落下,沙沙作响,唯有微弱的写字声在空气中回荡。

此时殿内一片静谧,学子们全神贯注地书写,心思随着笔墨飞驰,心中皆想着如何才能答得恰当妥帖。

李源微微俯身,目光从高处扫过殿内的考生,一个个细细瞧过去。他心中对这些即将成为朝中之才的青年充满期待,同时也暗暗衡量着每个人的潜力。

他的目光偶尔停留在几个表现突出的学子身上,微微点头,一旁的随从考官们便循着他的视线猜测何人更得帝心。

秋南亭在前几道传统题目上几乎不假思索,手下笔尖飞舞,按照早已熟稔的框架,三两下便填满了几页答题纸。他的笔锋干练,答得流畅迅速,毫不拖泥带水。

当他提笔写到最后两道题目时,却停顿了一下,尤其是在涉及农业和灾害防治的题目上。秋南亭微微蹙眉,脑中不由得浮现出他与李津共同编撰的那本书。

书中记录了不少现代农业的知识,虽是出自异代,他却清楚地知道那些内容的价值和潜力。可这些内容若直接用在此时的答卷上,会不会太过前卫,引人惊诧?

他低头沉思片刻,咬了咬唇,目光渐渐坚定起来。

或许,这正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朝堂耳目一新的机会。即便无法完全实施,但总归能让皇帝对他的见解刮目相看。他决定在回答中加入一些基于现代农业知识的改进措施,带些化学与科学的影子,给皇帝一点小小的现代震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