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是那个时节,荆山果然还是如记忆中那般秀美。”袁琼师停下脚步,微微喘了口气,抬眼望向更高处。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怀念。
“娘,您小心脚下。”秋南亭紧贴在她右边,伸手扶住她的手臂,语气中透着关切。另一边,李津不动声色地扶住了她的左臂。
“我还没老到走不动路呢。”袁琼师轻笑着说道。
绘荷小心翼翼地走在前面给袁琼师探路。她抬眼看了一下前方的山道,又回头道:“夫人,再往前走几步就有块平整的石台,您要不要在那里歇一会儿?”
“也好。”袁琼师点点头,迈步继续前行。
半山腰的景象逐渐开阔,山道西侧的雾气较浓,远处的树影模糊成一片淡青,而南面随着阳光倾洒,显得明亮许多。几块巨石错落其间,表面布满了浅色的苔藓和干枯的藤蔓,似乎还残存着寒冬的痕迹。
行至石台处,袁琼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来时的路。远处的善宜县隐约可见,几条蜿蜒的小路从县城中心延伸至山脚,像一张铺开的画卷。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二十年了,这景色还是未曾改变多少。”
“娘,我们多歇一会儿吧。”秋南亭见她都有点喘了,掏出帕子铺在一块干净的石头上,示意她坐下。
袁琼师坐下后舒了一口气,眉眼间透着难得的轻松。
“有你们两个扶着,我倒也不觉得累。”她轻轻拍了拍秋南亭的手,目光又落在李津脸上,浅淡一笑。
绘荷将篮子放在一旁,取出一壶热水倒进茶杯,递到袁琼师手里。其余几人也随意地倚着巨石站着,望着雾气笼罩的山林。
唯独许阎鸿闲不住,往前窜得没了影,几人也不管他,他有一身功夫,是摔不着的。荆山也不大,吼一声也不至于找不着人。
正想着呢,就忽然听见一声高呼:
“我找到亭子了!”
第186章 我未摘月,月亮却奔我而来(31)
众人循声而行,没走多远,果然见到一座有些破败的亭子。
亭身由木料搭建,因年久失修显得斑驳腐朽,角落处甚至露出几道深深的裂缝。然而,亭子的框架却依然坚挺,透出几分历经风雨的沧桑感。
亭子周围被繁茂的植物所包围,藤蔓与爬山虎密密匝匝地攀附在亭柱和横梁上,像是为这座古亭披上了一层厚重的绿意外衣。
藤条垂落下来,在冬末春初的薄雾中轻轻摇曳,偶尔能看见几片零星的嫩芽,给破败的亭子增添了几分生气。
“这亭子倒是别有一番风味。”许阎鸿随口感叹,迈步走近,熟练地掰开座位上的藤条,将几根碍事的藤蔓摘下,腾出一块空位来,“袁姨,您坐这儿歇歇吧。”
袁琼师在秋南亭的搀扶下慢慢坐下,她低头伸手抚摸着身下的木板,眼神微怔。
另一边站着秋南亭却忽然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般,猛地一个激灵。他抬头望向李津,两人的目光蓦然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