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57章(2 / 2)

……

许哲宁眼见着母亲几段话便反转危局,直接洗刷了他们母子大义灭亲的负面影响,顿时心生钦佩。

一场闹剧终于散场,在有心人的运作下,【国公府太夫人欺君罔上、混淆董氏血脉一案,以亲女儿倾尽家财保太夫人一命划下圆满的句号】的消息传遍常安大街小巷,不到三天便人尽皆知。

毅国公府一夕间分崩离析,相关涉案人员或贬为庶民、或流放千里、或鞭笞杖刑,如黄粱梦醒,各归各位。

事后,已改名为董珍的韩珍,婉拒了太医院女官的职位,亲手捧回了祖父和父亲的牌位,带着儿子许哲宁住在小院子过着有病治病、没病研究药材的平静生活。

转眼又是年节时分,董珍正窝在北方暖烘烘的炕上翻着一本新淘到的医术,国公府换子案后董家母子面上很是低调了一阵,暗地里却不忘借助茶馆医馆一点点引导舆论,将换子案中对他们不利的一面洗刷干净。

“大义灭亲”在古代可不是什么好词,若非许哲宁要走仕途董珍其实也不大在乎名声,但既然决定做官,甚至奔着做大官的目标前进,许哲宁在文人百姓间的声誉就十分紧要了。

有之前对皇家兄弟的救命之恩,以及国公府案中董珍作为受害者却倒贴钱的事迹,以后许哲宁在官场上的道路不会难走,说不定兜一圈“爵位”还会回到董家。

有舍有得,福祸相依罢了。

再过两年儿子就要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两小的婚事也要操办起来,珍善堂虽然无法盈利了但董家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做生意,光看病能有几个钱?

一心多用的董珍在脑海里规划着未来几年的蓝图,突然,门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邵公公领着一队官兵几乎是撞开门闯了进来,尖细的嗓音充满焦急:

“董大夫,快!快随杂家走一趟!”

第二百三十五章 反派他娘有点彪41(二更

临近年关,北地天寒地冻,大雪一场接着一场下,严重些的地方积雪封路、压塌房子、冻死饿死的人不在少数。

常安是一国之都,为了面子工程总有人会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孤儿,或者号召富商勋贵给贫民们施粥,都城周边的寺庙道观也会配合医馆义诊散药。

眼见着过几天就要平平安安地跨过辰兴三十一年,常安顺天府尹仰望着盐粒般飘洒而下的雪花露出了放松的笑容,然而笑容尚未完全绽开,两个差役满脸惊惶地朝他跑来——

“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城、城内有病人得天花了!”

顺天府尹猛地瞪大双眼,他一把抓住差役的衣领吼道:“你说什么?!”

差役哭丧着脸,绝望地说出更残酷的事实:“是真的,那人今早才发病,他、他是每天负责给皇宫送新鲜菜肉的。”

顺天府尹一个倒退差点在潮湿的雪地上滑倒,继而连忙抓着两个差役往外跑,他得亲自核实然后以最快速度上报,天花可不是开玩笑的,皇帝老儿得了也会死人的!

坏消息如同这大雪天般一个接着一个,先是那病人确诊天花,且他前几日都有给皇宫送过菜肉,再是病人的亲人邻居、御膳房的厨师相继感染天花,就在次日晚间,皇上出现了发热头疼等天花初期病症,顿时让整个太医院炸了锅!

太医院自丽嫔下蛊事件后整顿了一番,与后宫勾连过深的几人被逐出御药房,填补了几个青年医官上位,显然这些新人缺乏抗压和应变能力,老院长一人只能勉强稳住局面,但青年人的好处就是他们勇于提出问题:

“这、这不是天花!怎么可能发病这么快?这才不到两天啊!”

“不是天花是什么?最早发现的病人身上的斑丘疹你又不是没见过,短短一天就变成水疱、脓疱,你还想装傻不成!”

“就是因为短短一天就从头疼发热过度到起脓疱、乃至病危才奇怪啊!如果天花都这么快发病,早年得天花的人都死绝了,哪里还来得及救治?”

“这……”

太医院众人聚在一起讨论了一宿,只能先按照老方法治疗并提议让全城进入戒备状态。

邵公公见陛下一夜间身上便起了疹子,神志开始不清,当机立断地不顾太医的阻拦前去焘王府找来高琭,整个皇城能在陛下病危时守住底线的,只有焘亲王了。

高琭了解情况后立马想到了董珍,他命邵公公速去城外接人,自己则带着太医和侍卫将皇城戒严,所有人必须待在自己宫殿内,如无必要不得外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