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考试的盘缠够了吗?要是不够可一定要说出来,大家给你凑凑,可不能空着手出门知道吗?”
徐哲行红着脸回道,“多谢族长爷爷关心,孙儿母亲已经替孙儿准备好了。”
“就好,那就好,然后又把桌子上的东西拿起来还给双双。
“大山家的,东西拿着,我跟你们去村长家。”
“族长叔,瞧您说的,这是咱们墩子孝敬您的,哪有拿回去的道理?村长那里侄媳妇也准备了,您不用担心。”
族长满意的朝这个侄媳妇点点头,也没再说要她把东西拿回去了。
反正科举还有那么多次,以后多多帮衬一点就是了。
不过想到这些年双双的不容易,很少夸人的老族长,破天荒的夸起了她。
“你是个能干的,墩子多亏有你这个娘,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别急啊,以后啊咱们墩子出人头地了,有你的后福享。”
“谢谢族长吉言!”
族长带着双双还有墩子来到村长家,一进门双双就把礼物放到桌子上,然后跟村长说明来意。
“是这样的,村长,我家墩子的夫子说,他今年可以下场试试了,所以想要求您给这孩子打个户籍证明。”
村长很大气,大手一挥,“说什么求不求的,咱们墩子有出息,我们都为他高兴!”
接着又问,“还去了哪几家?”
“这……说来也惭愧,都怪我这身体不争气。
原本昨天回来是为了这件事,可是硬是被我耽误了。
所以这才您这里跟我们族长家里,正想去里长家里呢。”
“去吧,里长很是通情达理,他不会为难你的。”
事实上这个年时代的人,都有乡土情结。
大家讲究的是一荣俱荣,这荣并不只是他们同姓,同样也包括同村的外姓人。
本村有人出息了,走出去全村人都有荣光。
别人说起来不会说是他们村谁有出息,而是说他们村的人有出息。
村长很快就把户籍证明打好,签上姓名盖上他的私章。
等一家子走出门之前,村长又说了句。
“大山家的,咱们凡事要往前看。
朝廷邸报上面没有大山的名,那就说明他是安全的,你千万要保重自己。”
“谢谢村长,我也想开了,要不然我也不会要墩子去参考了。”
接下来里正家,还有同村别姓人家,一户姓王,一户姓李。
因为户籍证明有规定,必须要有在他们村住了多少年的,才有资格签这个字。
特意找到这两家德高望重的老者家里,请他们帮忙。
两人并没有多言,收下双双的东西就给签了名,不过他们没有私章,按的是手印。
第389章 穿成没有男人的寡妇(四)
边疆因为不稳定,因此的人读书人少,村里能够出一个已经是很稀少的了,而能够科举出仕的那更是少之又少了。
现在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这些长者们也都欣然应允,不带半点犹豫的。
见母子俩回来了,徐宝妮放下手中正衲的鞋底,高兴的迎上来。
“娘,大哥的事情办得怎么样?”
双双点头,“放心,已经办妥了!明天咱们去镇上找大哥的夫子就行了。”
“那好,你们快进来歇歇。”说着一人给倒了一杯温水。
徐哲行进门放下手中的篮子,接过妹妹的水道了声谢。
之后放下茶碗,就进自己房间温书去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与责任。
为了不让娘辛苦赚来的银子打水漂,自己也一定要努力,最好能一次通过。
宝呢则是继续衲鞋底,这是她外祖母徐小草教她的,以前自然也教过原主。
可惜原主却不管怎么学,就只往手指头上扎。
看得她祖父祖母爹爹,跟几个兄长都心疼不已。
最后她祖母不管怎样也不许她娘教了。
反倒是宝妮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小小年纪做的有模有样。
更因为她从小跟外公学打猎,力气大,衲的鞋底针脚又紧又密。
双双拒绝了两孩子要她回屋躺着的要求,而且径直去后院劈柴,她是只要有时间就会把柴房填满的。
这时,院子外面传来徐大山婶婶的声音。
“大山家的,有没有在屋里头?”
“在嘞!”
双双赶紧放下手中的斧头往前院走去。
徐大山从军以后,原主刚开始对徐家人都不愿意搭理。
然而这些年徐有根一家子,上上下下都是默默的替原主做了很多事。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