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是特意过来陪表弟考试的。”
财运不怎么想走,好不容易才出山,回去下次肯定不是他出来了。
“你表弟都进了考院,在这里有什么好陪的?
听话,早点回去跟你们祖父祖母说,掌柜的这里要50只鸡。
我的意思是最好把家里的鸡,还有那些腊肉全部都送到我家来。
到时候我给你们去卖,毕竟出来一趟实在太不容易了。”
大财低下头想想确实也是这样的,于是也就听姑姑的话,也不客气,都快速往家里赶去。
等人走了,双双还是想着去药铺问一下,收不收药材,反正自己有空间,采药可比用手采药方便的多了。
当然,这只是开始的做法,肯定不会长久的做。
问小橘子,“帮我查一下附近哪家药店的掌柜比较靠谱?”
“就在你前面拐过弯的陈记药堂。”
带着宝妮拐了个弯,果然看到一家叫做陈记药堂的,径直走了进去。
因为今天考院开考,很多人都跑去那里看热闹去了,药堂里面也比之前冷清很多。
里面的小大夫,正坐在柜台里面,拿着本医书在那里念念有词。
见到双双进去,赶紧合上医书,站起身来问。
“请问客人进来需要点什么吗?”
“我来是想问一下,你们这里收不收药材?”
“收不收药材呀?
这我要去问一下掌柜的。”
然后掀开通往后面的门帘,朝里面吼了一句。
“掌柜的,有人找!”
很快就出来一个穿着十分讲究的微胖中年男人。
一出来就挂上微笑,“请问是这位客人找在下吗?”
“是的,掌柜的,我主要是想来请问一下,你们这里收不收药材?”
“那要看是什么样的药材了。
比如金银花,比如柴胡,比如山七什么的,你认识这几种吧?”
双双点头。
“那就好,金银花不炮制,我们收两文钱一斤,炮制好收十五文钱一斤。
柴胡的话就稍微贵一点,不炮制的话就5文钱一斤,炮制好的话就是30文钱一斤。
小娘子要是有的话,可以送到我们这里来。
放心,价钱绝对公道。
不信你去县城问问,看还有谁比我家给的价高。”
“那行,马上就到采摘金银花的季节了,到时候我采来给您看看。”
“可以可以。”
母女俩离开药铺,再次回到考院门口,看看天色才午时初,早着呢!
“娘,要不我们去找一家茶馆坐着等吧?”
然而母女俩找了一圈,到处的都被人给占得满满的。
最后也只能随大流的来到一些店铺的屋檐下,也不管脏不脏的,坐到台阶上默默的等着。
这些店家一般都不会驱赶这些考生的家长,谁知道他们家的孩子会不会出息呢?
因此还有那想结善缘的,更会给他们端碗茶水。
一直到了午时末,大概1:00的时候,这时宝呢拉着双双的手撒娇,“娘,我肚子饿了。”
“哦哦哦,肚子饿了呀,那快拿个馒头先垫垫。”
刚好双双也同样觉得肚子有点饿了,母女俩一人拿了两个馒头,就着竹筒里的水开始啃了起来。
也没有谁会笑话他们,毕竟坐在这里的,大都是家境不怎么富裕的。
有那讲究的,如双双家还带了点吃的来。
更有那根本就没做准备的,只能硬扛着。
最后还剩下两个馒头,双双问宝妮,“宝妮有没有吃饱?要不要再吃一个?”
宝妮摇头,“这两个给兄长留着。”
双双也没在劝,只把菏叶放进背篓里。
这些荷叶拿回去洗洗下次还能用。
什么都要用油纸包,哪有那么多。
一直等到太阳西斜,才又有官差出来鸣锣,这次不是驱赶人群,而是给大家发出一个信号,考生们要出来了,家长们可以来接考生了。
此时所有家长都在心里默默祈祷,这一次一定要过,就不用考后面那几场了。
这才考第一场,因此孩子们出来面色都还正常。
外面所有人,都焦急的看着考院门口,盼着那个出来的孩子是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