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毕竟是她的兄嫂,我也是想着平时又来往的少,给点东西只要不断了来往就行。
可哪里想到他们会如此无耻,东西要人却不见。
毕竟今天去的可都是血亲啊!”
“哎呀爹,您以为别人都像您那样的重亲情吗?
当年能够做出卖了我娘娶媳妇的人,你还以为能是什么好东西?”
齐老头沉默的很久才长叹了口气,“是我太过自以为是了,或许你娘没有这些亲人会过得更好。”
“行了爹,无关紧要的人不必在意,鸿运楼的事要多上点心。”
“嗯,我回去把你几个堂哥家里的都拿了,少了的话就去其他人家里找点。”
“那行,我看就你跟几位兄长他们回去,让几个侄子留下来,明天我去买几头猪回来做腊肉。”
“做个腊肉还要你那么多侄子到这里干嘛?留下几个小的就是了,那几个大的跟我回去。”
“那也行,那就七财八财九财还有十财跟财来才留下吧。”
“留这么多干嘛,家里哪里能住得开?
还有财来留下来有什么用,他什么事都做不了。”
“不,我要留下来,我什么事都能做!”
老爷子自然是不答应的,可是作为家里这一辈最小的,他压根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就是不起来。
气得老爷子只想给他两巴掌,还是双双给挡住了,“爹,财来还小,他想留下就留下吧,我正好还有事要他做呢。”
“你能有什么事让他去做?”
“好事,要是成了又是一笔进账。”
“那行吧,臭小子,你要好好听你姑姑的话知道吗?”
“放心吧祖父,我肯定听!”
七财八财九财十财都很高兴,都还是半大小子呢。
事情说定,齐大壮就待不住了。“行了,我们也该走了”
“啊,都这么晚了还走?”
“这算什么晚,天都没黑呢。”
“还是明天早上走吧,这大晚上的赶夜路,昨天晚上就没睡。”
“不了,今晚走,明天下午可以到家,要不然家里就大财二财三财之外,都是一群老弱妇孺我们也不放心。
再说了,这次把鸿运楼的事情做好了,以后鸿运楼有什么事,他肯定也能够先念着我们。”
“那行吧,再等一刻钟,我给你们捡几个包子路上吃。”
等包子好了,双双用菏叶给包起了包子,一张菏叶可以包三个,包了十几包。
一人分一包的,剩下的双双又用个干净的大袋子,给装了几十个,让他们到路上吃。
老爷子示意大孙子接过,就准备走人了。
来的时候又是鸡笼,又是背篓,回去的时候,就只有一个背着包子跟铜钱的背篓,其他的就丢双双这里了。
送走人,财来高兴得蹦起三尺高!
“哈哈哈我终于自由咯!”
七八九十四个财也抿着嘴巴偷乐,在姑姑家里最好玩了。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他们才知道什么叫水深火热。
晚上双双又熬了一大锅小米粥,大家就着小米粥啃完包子之后。
双双就跟大家说,,“从今天晚上开始,要墩子教你们几个认字。”
“啊,姑姑,我们还要认什么字呀?”
九财摸摸脑袋,满脸的诧异。
那时候在山坳里族长爷爷,想要他们跟着一起背医书,他们都觉得那玩意很难学,懒得背。
后来祖父想把他们放在姑姑家里,跟着墩子去私塾读书习字,也被他们几个撒泼打滚的给糊弄过去了。
可没想到姑姑竟然还要他们读书,那他所做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姑姑,我们不用习字的,反正算账我不会算错,我爹还说我算账最厉害了!”
“行了,行了,行了,要你们学就学,姑姑还会害你们不成?”
几个财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跟着去了墩子的屋子。
墩子见垂头丧气的几人,觉得莫名其妙,读书不比去山上打猎打柴轻松多了吗?
不过毕竟都是自己的表兄,墩子还是很有耐心的问。
“能说说,你们为什么不愿意读书吗?”
这话来财最有发言权。
“墩子哥,你不知道,我只要一听到族长爷爷念那本《伤寒杂病论》还有那本《本草纲目》,我就会打瞌睡。
认字的时候也是,反正那是他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行了,行了,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