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快穿之食味 > 快穿之食味 第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快穿之食味 第54节(2 / 2)

等安然吃完了面人还没看到!安然站在露台能清楚地看到小区一个人都没有在外走动的,异常地安静,这种安静让人恐慌无措。每一栋楼每一间房或许都有着无助无措的人们在等待。

坐在电脑前却再也不能集中精神去做事了,拿了一本书去书房看了看,依旧有些烦躁。既然什么也做不了倒不如去另一个世界看看。这回该去哪儿?鲁菜分三大系,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卫家传承的是济南菜,齐家的是胶东菜,虽然分了菜系,三者却是相互融合的。

安然虽然没系统学胶东菜和孔府菜却也会做一些,现在的雷师傅就是胶东菜的传人,怎么办?还要继续鲁菜吗?去胶东还是孔府?安然没纠结太多,焚香告知黑白无常:她要去学孔府菜,最佳时间依旧是乾隆年间。

孔府菜兴起于宋仁宗,鼎盛于乾隆,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官府菜,说乾隆爷是吃货一点不为过!孔府是公爵之府,圣人之家,由于历代统治者都将孔子后裔封为“圣人”“袭封衍圣公”,权势地位可谓显赫。

孔府菜秉承祖宗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宗旨,是非常讲究的,招待什么人采用什么规格,皇帝来有最高规格的196道菜的接驾宴,大臣来了有几十道不等的贵宾宴,过生日有寿宴,结婚有喜宴——

菜品从燕翅鲍肚到萝卜青菜,糕点从一年四季的四季点心,到节庆点,上门点,送礼点,真是点点点——

安然越看头越大,但不得不佩服那些厨子厨娘们的心思灵巧,那些菜让你眼花缭乱,那些名字又让你觉得很有诗意内涵,这是别的菜不能比拟的,这就是孔家菜最大的依仗。他们是诗书世家,敢问谁的文化底蕴能与孔家比?他们的菜已经不是菜了,那就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

安然焚香完毕,拿了一本记载孔府菜的书籍慢慢翻阅起来。眼皮一阵阵发沉,不知不觉中书从手边滑落。

第123章 “安安,安安!”“听到了!娘!”“手脚快点!”“知道了……

“安安,安安!”

“听到了!娘!”

“手脚快点!”

“知道了!娘!”安然手下紧忙活,她来孔府就赶上孔府准备过新年,过年全府上下都忙,尤其她和她娘所在的点心馍馍处,一早就要把祭司用的馍馍、年糕、花糕做出来,还有今日需要的主食。府里主子不多伺候的人多,据她娘说府里仆妇差役上下差不多有四五百人,光厨房就有内外两个。

她们所在的馍馍点心房就是五大间,后面还有一整座三层楼的厨房,这只是内厨房的规模,这还不算各房单独设立的小厨房和外厨房,孔府光厨房堪比皇宫的御厨房了。

安然手下揉着一个个面团,对这次安排很满意,她来的时代正是乾隆盛世的时代,也是孔府最辉煌的时代。而她的年纪只有十二岁,正是女子豆蔻年华!但也正是让她娘操心的时候,别人惦记的时候。

一个个活龙活现的动物瓜果在她娘杜氏手里诞生,安然揉了面便也跟着做,做不好太精致的简单的却是会的。

“看看安安的手就是巧,我说安安就随了杜嫂子!”过来的是一直想把她家闺女小桃推销给杜家的孙婶,她们都是馍馍点心房的,只是杜氏一直没松口。

“看你孙婶子说的!这孩子都被我和她爹惯坏了,到如今连花糕都做不整齐呢!”杜氏说着谦虚的话却是笑眯眯的,她有三个孩子,上面两个小子,就这一个闺女,她就想娇养。

“我家小桃也不错,干活又快又好,连于妈妈都夸她呢!”小桃在内院负责打扫,于妈妈是管事妈妈。

杜氏一听忍不住就想笑,小桃长得身高体壮,可不干啥都有把子力气!“还是她孙婶子有福!”

“她孙婶子,赶紧看看炉子,百合酥好了没有?”一脸严肃的吴管事朝这边喊起来,闲聊也不看时候?

“就去看!”孙婶子讪讪一笑赶紧小跑着去了烤炉,吴管事朝杜氏点点头,那意思就是她针对的是孙氏。杜氏还以微笑,她在这里别人都给面子,无他,她男人是灶头,也就是负责做菜的头头。现在她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厨房做帮工,一个在内厨房做案板,所以她的腰板很硬很直!

一会儿那边传来油酥与面粉、糖经过高温烘烤才散发出来的甜香味。安然吸吸鼻子还有一股鸡蛋糕的味道,大灶冒着热气的是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馒头、花卷、豆包和花糕枣糕等。

一个身体肥胖的丫头朝那边吸吸鼻子,忍不住吞咽了几口口水,随后被她娘叫去揉面。那是胖婶和胖丫,在馍馍点心房内专管和面蒸馍馍。别看活计简单,一般人还就做不来!

长长的面案上是十几个人忙碌的身影,每人有固定分工,她和她娘做的就是花糕,花糕是山东过年家家必做的面食,造型很多,大多都有美好的寓意。民间做的花糕有型没颜色,而安然她们做的却是有颜色的,原来这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利用植物颜色溶进面食中。

杜氏做了一个花篮,安然跟着做了一个茄子,一根辣椒,一根黄瓜,杜氏又添了一根玉米,一束麦穗,每样都有形有色,就是过来的吴管事都不禁夸赞。

“怪不得连太夫人夫人都夸嫂子的手巧呢,真好看!”

“吴管事谬赞了,颜色就调出这几种,有些东西想做却做不出来。”杜氏谦虚道。

“已经很好了,嫂子做好了赶紧上锅,今儿时间紧。”

“知道了吴管事,马上就好。”杜氏笑着将做好的俩屉花糕送到蒸锅,回来继续做。

“今年的红包不知道有多少?”做豆包的刘家媳妇小声道。

“去年就有一百文,今年应该少不了。”旁边的小张氏也低声道,随后神秘朝周围看看“听我们当家的说北京的圣人要来呢!”

刘氏顿时睁大眼“真的?不是去年刚来的吗?今年又来?”

“小声点,嗯,应该是,我们当家的听说公文已经快马传过来了,是从江南顺路——”

安然竖起耳朵听着却再也没听清,哦!刚来就能见到皇上?真是好事!有热闹看了!

心情激荡手却不能停,尤其到了年根,谁也不想受罚没了赏钱。

“忙完手里事的都去蒸馍馍、花卷、豆包,早干完早歇着!”吴管事朝众人道。

这是今天的饭食,早在腊月十二开始孔府已经“蒸壮”了,八口大蒸锅,一起蒸馍馍、豆包、糖包、年糕等,要一直蒸到腊月二十三,将过年这阵子的饭食全部蒸出来。因为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万一赶上客人上门的多了你就么时间去准备众人的饭食,那时候所有人都要为宴席服务。蒸壮的另一个寓意便是预示着主家蒸蒸日上的意思。

但大家有空的时候还是会做新鲜面食,就如今日,在完成管家预定的食物后只要有时间就做出一些。毕竟一个内宅就有一两百人要吃饭。馍馍蒸了一锅又一锅,如果没点力气的都揉不动那一盆盆面。说揉面有些不确切,胖婶母女都是用木杠子压面。

胖丫累得呼呼喘,终于听到可以歇着了大口咬了一个豆包靠在一旁找安然。还没等她喊安然已经一溜烟没影了,“安安又去偷馋了!哼!每次都不带我!”胖丫又咬了一口豆包。

“白菜豆腐粉炖肉!”两个帮厨已经给她们端了两盆菜过来。

厨房与点心房很近,安然小跑几步就到了一楼厨房间,

“爹,大哥!”

“安安,赶紧过来,爹留给留着好吃的呢!”安万里很喜欢这个小闺女,看闺女来了眼都跟着笑。

“安安!”大哥安东正吃着东西,这边厨子有十个人,安然一一叫了叔叔伯伯大爷的才凑到安万里那边。

安万里端了一个碗,里面是几种菜混在一起,不用说就是从主子那里扣下来的。

炒的山药,炒的白菜,一块不知什么肉的鹿肉,几块大肠,两块鸡蛋,两片笋,还有两块肥肥的红烧肉——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