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胃在就适应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要慢慢接纳才行,明日我给你们包饺子吧!”
“明日我得走了,家里还有一摊事,下次一定尝你做的饺子。”
“明日就走啊?行,做面食我还是可以的。”安然对王浩然感观不错,别管这人对外如何,他对你没存坏心就好,这种人往往更可信。
这晚林成荣将儿子已经牺牲的事告诉了王浩然,“我不是不想去帮你阿爸,而是安然母女刚过来对这里还不熟悉,我离不开啊!”
王浩然双眼含泪,他见识很多,对舍身卫国的英雄最是钦佩:“叔,什么都不用说,我阿爸说一切听您的意思,您要是在这儿闷了就去我们那边待阵子,看上面意思要对咱们这边有大动作,相信以后你们这里也会有变化,要是表弟妹和孩子想跟去我们都欢迎。”
“好,叔答应你!只要她们母女愿意离开我去哪里都一样。”
王浩然郑重地给林川峰上了三炷香才离开。
等王浩然走后林成荣说了王浩然此次过来的目的,“多年都没联系了,也是离着远出行不便。这回浩然过来是想让我过去帮他开饭店,我没答应。”
第173章 “他们是想在哪儿开饭店?”“佛山,以前的手艺人不多了,很多……
“他们是想在哪儿开饭店?”
“佛山,以前的手艺人不多了,很多老菜根本不会做,你表舅估计是实在找不到合适人手了才来找我的。”
安然明白,解放后很多餐饮饭店都改为国营,有些干脆关掉了,由于物资的匮乏有手艺都没材料,更别说传承了。一晃三十年,老师傅还活着的还有多少?这一断崖是华夏厨界的悲哀,如果能拯救自然拯救起来。
“啊爸,我赞成你去表舅那边,即使您不去美凤大些我也想带你离开村子,去县城或其他地方。我是为美凤考虑,村里只有一个小学,还是一个老师,想学好最好去大城市。”
林成荣没想到儿媳妇有这打算,安然说的的确有道理,“我过去了你和美凤也要跟过去吗?”
“我想在村里待一两年,要是表舅他们能在咱们市里开饭店就好了,我还是舍不得咱们这儿的。”
“等过年我们去看看你表舅再定。”
家里没了外人安然这才将林川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林成荣看到儿子东西忍不住抱着哭起来,安然带着美凤默默离开,将空间留给了可怜的父亲。
她给隔壁大伯母家送了一些老家的特产,大伯母现在对安然好了很多,“你家来的是什么亲戚?”
“是我公公养母家的人,早年我公公不是一直跟着那边舅舅学手艺吗?”
大伯母想起来了,“这些年都没来往了怎么突然上门了?”她没有打探隐私的想法,纯属好奇。
“来的是表舅家的孩子,他想开个饭店,让我公公去帮忙,我公公没同意,这不就走了。”
“你阿公已经快六十了,干啥去?不去就对了。”大伯母显然也不赞成林成荣过去,聊了几句大伯母说起自家的鸭蛋生意,“你不在这段时间我们腌了好多了,走了拿些吃去。”
“都是三嫂出去卖吗?”
“亏了她能干,都是起早送去县城,咱们鸭蛋好,回头客很多,竟有提前定的。”说起这些大伯母心情很好,拉着安然聊了好一阵子。
接着,安然又去拜访了其他几家,尤其本家几位教她做粿的族婶家,这让安然想到她妈挨家送东西的事,真是开着门口过日子不得不走动关系。人的关系就需要维系,什么血缘宗族朋友,如果不维系都是扯淡!
安然笑盈盈去着一家家人家,就连黄婆子家都过去打了个招呼,给孩子们留了一包花生糖,黄婆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邻里还是这样好。
等安然再次回家林成荣已经整理好自己,带着安然给权叔的东西去了河边。
林成荣也不知道安然都给权哥准备了什么,只是一个篮子,估计是吃食。他只猜对了一半,除了糕点还有两身平日外穿的便服,两身里面穿的秋衣裤,两双袜子,两条大裤衩,两个大背心。
“你这儿媳妇好贴心!成荣,你有福了!”权哥哈哈笑。
“呵呵,这孩子谁都想着!”林成荣向他炫耀着自己的茶壶,还给他带了一个“都是安然从老家带来的老物件,你看看吧,都是好东西!”
两人马上烧水沏茶,品茶品壶,品人生。
随着气温的降低鱼货的种类多起来,不但有鱼货,还有蛤蜊蚶子蛏子等物,有时候还上来海参龙虾。龙虾喜欢在五到十米深的浅海礁石群生活,昼伏夜出,群居生活,橄榄色的中国龙虾肉质鲜美相较个头更大的花龙(锦绣龙虾)更受欢迎。但人们更喜欢肉质鲜美的花虾,也叫斑节虾、黑虎虾。
现在人们对龙虾还没有那么狂热,既然没人喜欢,安然便喜欢,这种东西以后面世的更多是养殖的,野生的会越来越少。
龙虾安然做了蒜蓉龙虾和菠萝咕咾龙虾球,林成荣用龙虾蒸的蛋鲜到了家,但生腌还是他的最爱。这阵子仿佛家家都在吃生腌,鱼货丰收的季节也是各家食物丰富的季节。
红蟹蒸糯米饭,红蟹蒸蛋,盐焗蟹,蟹味粥,虽然到他们手里都是小的蟹,但一点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只要家里食材丰富就能做出各种美味,林成荣都奇怪,家里的东西怎么用都用不完似的。想到安然隔三差五就跑出去便释然。
本村的东西安然不敢收,李家那边是可以收的。回来后安然将母女俩的户口落在村里,户口过来她依旧没参加集体劳动。她致力于收东西!缺钱了就拿出一些存货往外卖卖,等物资丰富了还能都补回来。那辆三轮车倒成了她摆摊收获的工具车子自然不会让林成荣知道。
安然回来便用一辆新车换了一辆七八成新的加重男车给李家送去。李家非常喜欢,这种车子实用啊!安然也不要钱,就要东西,海蟹、河蟹、海虾、龙虾、海参、鲍鱼、石斑、黄花都可以,还有李家晒的鱼鳔,俗称胶仔,也有叫花胶的。各家自晒的胶仔品质都一般,好的也到不到他们手里,平时炖个汤还是可以的。
李家一口答应下来,谁知第一次交货全是龙虾,各个都有三十多厘米,生龙活虎的。李家还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这东西中看不中吃,那么一大个就身子那么点肉,其余的都是空壳!
“没关系,这些也行,就是价格可能上不去。”安然心里高兴却不能表现,在鱼货如此丰盈的季节龙虾真的就是鸡肋,捕捞上来运输不出去,不如鱼可以腌了晒干了,一只龙虾能晒多少肉?还不够费事!就是在外面卖价格还卖不过海虾海蟹,这东西就是中看不中吃!
见安然喜欢李家人松口气,抓龙虾比抓鱼更容易,就是有些危险,个头大的不好抓,一不小心就被伤到,现在他们都是用长杆绳套抓,然后放笼子里养在海水里。
“那个龙虾多不多?”安然很想下去看看。
“这东西想要就多,不过要去远点礁石岛上,我们都是晚上借村里的小木船把人送过去,在上面待一两日再接回来。”檀香道。
这个办法好,安然决定找机会过去一趟,檀香看出安然的打算道:“你想去了抽空过来,就是在海岛上要过夜,天冷怕你受不住。”
“这倒没什么,我很期待能体验一次。”
“行,你定时间!想去就提前过来。”李家很欢迎,这样抓到的东西可以直接给安然,不需要看着养着了。
“你要不要紫菜?现在正是采摘头水的时候,我们这里的紫菜很好吃的。”檀香想起岛上礁石上那么多紫菜问安然。
“要!不过要干的,别有砂石!”紫菜大多生长在靠海水里的岩石礁石上,越冷质量越好。紫菜以头茬最好,也就是这里所谓的头水紫菜。头水紫菜色泽光亮,非常细腻,口感爽滑,有浓浓的紫菜香气,越以后采的品质越差。
如果能收当然收,最好自己实地看看,她还没看过紫菜是怎么时采收的呢!据说干这活很有风险,海上风浪大,礁石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大海被浪卷走。当然也有地势平缓的地方,总之紫菜在这里想采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