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准备的早就准备了,生腌膏蟹、花虾、虾蛄,安然提供了一只花龙,满满一盆,看得安然直流口水。
卤鹅拼盘,粉嫩的鹅肝,黏稠胶质感十足的鹅掌,劲道的鹅翅,肉质感十足的鹅腿,卤制的五花肉、豆干,鲍鱼仔,配上蒜蓉醋、菜脯酱油。几道汤菜几乎是一起炖的,香煎斗鲳配了一圈酥炸沙尖,肉饼与膏蟹居然也是很完美的搭配,蟹膏与肉馅完美的结合,鲜香无比。
老鼠斑还是清蒸好,就用酱油水。不做翻砂芋头选了姜薯白果,这道甜品是安然跟王家嫂子们学的。姜薯是广东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薯类,甘香滑嫩,俗称小淮山,煮汤汤汁粘稠,冬季热吃,夏季凉吃。
糖与白果姜薯一起煮,加入一点橘皮枸杞,汤汁收浓放凉,姜薯香甜软糯,白果润肺清火,汤汁带着桔香,不管孩子大人都很喜爱。
白灼鱿鱼,蒜蓉斑节虾,咸梅乌耳鳗,陈皮咕咾肉,再准备生腌的辣椒醋,白灼的沾汁鱼露胡椒粉和芥末酱油水——
已经炖了两日的干鲍扣海参早就汤汁粘稠香气四溢了,客人陆续一来,安然和圣文接管了厨房,菜品陆续上着,林家的族叔们对安然十分满意,“美凤妈越来越像我们潮汕人了!”
“她很努力,这些菜除了这道干鲍扣海参都是她准备的,叔伯,几位老哥,快尝尝美凤妈妈的手艺,孩子年轻,多多指点。”林成荣说得客气语气里却是充满自豪炫耀。
等彪子和徐英过来几乎没什么事了,说是帮忙,却是来解馋的,那么一条大斗鲳哪里都上去?安然全煎好了给了两只狐狸一大半,剩下的他们吃。一大碗生腌,一盘卤水拼盘,“来尝尝我做的蒜蓉虾,别客气啊!”四个大人一个小孩子,就着白粥开干!
“本来还想帮你干点活,没想到是来吃的!”徐英不好意思道。
“阿爸圣文明日便走,我可能也要出去,这么多哪里吃的过来?”
“嫂子又去哪儿?”彪子喜欢生腌,手下已经有了一堆壳。
“我去大连买一些干鲍给我表舅那边,家里你多看顾一下。”安然解释了一下大连的位置,那里也是临海城市,同样出海鲜,但品质不同。
都是海鲜能有什么不同?安然又解释了一下温度气候和水质藻类对鱼货品质的影响,说得三人都很想跟去见识见识了。已经开了眼界的圣文在彪子面前显得更自信,他不理解那么好的机会彪子为何放弃?
彪子不后悔,他知道他与圣文不同,他已经没了一切依靠,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他感激那些帮助他的人。少年的心越发沉稳,但他的内心世界永远孤独着。
安然与林成荣相继离开,相继是因为安然不想放过真鲷渔汛。真鲷在潮汕叫赤鯮鱼,在山东叫加吉鱼,上海叫铜盆鱼。由于真鲷的肉质细嫩,无腥味,是众多品种鲷鱼中的臻品,所以冠名真鲷!
谚语:“七月赤棕穿红袄”也就是七月是赤鯮鱼最肥美的时候,安然给两只狐狸吃了一顿赤棕宴,两只顿时精神抖擞起来,随时准备冲出去。
“急什么,我跟你们一起去捞一批。”等林成荣圣文走时,安然便让他们带上美凤和小红先走。将家里的东西分给徐英和彪子,她则带着小火出海抓鱼。真鲷生活范围便是他们这一片近海,一人一兽没费什么事便收获满满。
到了王家安然却得了意外惊喜。王浩然将几个银行本给她“一共五十万,你发财了!”
安然简直不敢相信,“那批东西吗?”
“是,都是港币,我帮你换成了人民币。这回你应该不缺钱了吧?”
安然很想点头,想想自己想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只好笑笑道谢,“怎么香港人很喜欢那些破烂?”
“破烂?那些叫古董懂不懂?不过以后遇到尽管收,我来帮你处理。”王浩然很鄙夷看了她一眼。
“乡下那些东西很容易遇到,以后我会注意。”
“嗯,这次给你准备了十箱货,看还满意不?”
两人去了库房,是化妆品和香水,安然自然满意。王浩然很佩服安然的能力,别管他给她弄到什么,她都能卖出去,这样的女人令人佩服。
“卖的时候要小心,货物走配载车运,一定要谨慎,别大意。”王浩然忍不住叮嘱几句。
“我知道,我是分批卖,一个地方放一些,不会在固定地方待久。”
“那就好,珍惜当下,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王浩然嘴角一翘,带着藐视一切的笑。
美凤继续上学了,安然带着那批货搭车到了广州,坐火车直奔上海。连续几天的火车让她疲惫不堪,下车找地方便去乾坤屋睡觉。
休息了一下才精神焕发地找红姐卖掉手里的化妆品香水,接着是鱿鱼干、鲜鱿鱼、鲜铜盆鱼。在上海某处菜市场铜盆鱼一斤能卖到一块到一块五,她手里最小的也有一两斤。
她在市场批发冰鲜的,冰镇而不是冰冻,与鲜活的口感差不多。市场根本找不到这样鲜的铜盆鱼,几十箱子很快卖掉,就连鲜鱿鱼、马鲛鱼都跟着卖的很好,只是不敢多拿出来。就这样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批货的来处。
安然收了摊开始找酒楼饭店卖,一条半米长的铜盆鱼被一家大酒楼以三百块买去,一条三十斤的马鲛以两百块被人买去,一条十斤的大黄鱼卖了三百多块——,这些鱼的出现一时称为众人口里的奇谈。
换了两三个地方,将鱿鱼干和紫菜,部分鲜鱿鱼和那些鲜荔枝桂圆批发出去,手里差不多有了十几万块,算上王浩然给的她就有了六十多万了。临出发她将那些钱全部取出来放在空间,这次东北之行一定要收获满满。
从上海便有船去青岛,从青岛陆路到烟台,烟台离着大连隔海相望。只有货船没有客船,安然从一条渔船转到另一条渔船上,这样便到了大连。
大连的海参鲍鱼很有名气,好多渔村都会做,也在做。而且每个村子负责做的都是很有经验的老师傅。安然打听着找了几个做干鲍海参最好的渔村。这里的干鲍品质的确非常得好,这时候人们做事更讲究严谨,晾晒出来的干鲍海参也都按等级挑选出来等着采购站收。
安然参观了他们制作过程,跟村里老师傅探讨着干制的方法。那些老师傅一说做干鲍干海参便是头头是道,别管怎么说,关键地方绝不透漏,那是秘密,每位师傅都恪守着自己独有的干制秘方,绝不外传。
这里的老师傅都如专家一般熟知着整个干制过程,一问才知道这都是祖传下来的方法还有自己偷学摸索的经验等等。
“我们这里原来就是日本人加工海参鲍鱼的地方,这一片的人都给日本人干过活。一直到抗战胜利,他们被赶回国。”老张师傅道,他就跟着日本师傅学过干制鲍鱼手艺,而且他会做糖心鲍!“他们把渤海湾黄海东海都捞干净了!要不是这些年养着鱼货哪有这么多?”
原来还有一段这样的历史!这里的人喜欢吃鲍鱼,也吃海参,他们习惯焖烧鲍鱼,喜欢用海参沾着蜂蜜吃,他们相信这种海参吃法更滋补。不管大人孩子,每人每年都要吃海参,吃了海参身体才棒棒的,不生病。
这种说法安然似乎听说过,因为海参本来就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这样说也对!
村里人知道安然是烈属后对她很热情,村长将她安排在自己家,他们请她吃海参,吃鲍鱼,安然请他们吃肥猪肉,吃驴肉板肠,吃驴肉大蒸饺——
安然是来采购的,给了高于采购站的价格,专收那些渔村集体晾晒的和个人手里品质好的干鲍和海参。这里的人仿佛司空见惯了,因为他们的东西好,总有人过来收货。
很多家自己就做干鲍干海参,尤其那些手艺人的家里,他们做好了卖掉也是收入。没想到今年来的老客给的价格那么高!一时间找上门的人蜂拥而至。安然来者不拒,只要东西好就要,除了干鲍海参,干贝也要,鱼胶更要。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鱼胶,安然耐心解释后才恍然,“你说的鱼胶就是那个鱼鳔吗?平时我们都吃了,怎么那个也能卖钱?”
“当然能卖钱!以前有钱的地主老爷才吃那东西!不过吃那东西太费事。”村里还是有人知道鱼胶的,只是没人收一般都随着鱼吃了。
安然与卫子恒那一世在广州渔村生活过,对做鱼胶还是有些经验的,安然将想教大家做鱼胶的想法告诉村长支书,“只要做得好,成品我收,一斤按三十块钱收!”但只要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白姑鱼、鳗鱼的、鮸鱼的。这边的鱼种一点不比南方少,这是多么大的货源市场啊!
三十?村长支书立刻动容,鱼鳔是好吃,可那么贵吃了哪如换钱!“学!”
“不过我还有一个请求,我想出钱学鲍鱼海参的干制,一项五百块!”两项就是一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