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够了上来给安吉尔做美餐,休息好了继续抓,后来安吉尔意识到一个问题,怎么他们抓了这些天东西呢?
“安安?我们的东西难道又回大海了吗?”
“可能吧!不然我们又吃不掉!”
安吉尔想想也是,可又觉得哪里有问题,他怎么没看到那些东西跑掉?
安然看他若有所思,将一只黑金鲍瞬间变没“一种法术。”
“你也会变戏法?”安吉尔在租界看过中国人杂耍,有人就能将东西变没,还会变出来,怎么他的安安也能?中国好神奇!
安然不做更多解释,只是安吉尔不追究她就让他糊涂着,或许他早就明白。
在安然感觉空间实在放不下东西后终于决定回国了,现在已经是1928年了,小志终于没等到不负责任的娘亲去了美国上大学,已经上中学的糖豆兄妹再也不要别人叫他们糖糖豆豆了,而是让沈老爷取了中国名字:沈云溪、沈云堔。
回来后安然的生活稳定起来,沈家在上海只有那个纺织厂,目前是大哥沈安庭在管理。厂子对设备进行了全方面的改进,出来的产品全部外销,不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倒是落得一个好人缘。
沈老爷沈太太明显老了,夫妻俩都是奔七十的人,现在就是颐养天年,家里全是大嫂顾青之管着。老二沈安宁一直在云南,“你二嫂也过去了,你二哥在那边娶了两个姨太太,他从小就花心,你二嫂哪里坐得住?去就去吧!”沈太太道。
“三哥呢?”
“你三哥事情多着呢,外面的事都是他在跑,孩子们一个个出去都不回来,家里缺人啊!”
还不是摊子大,等几年孩子们都回来就好了。安然又想起宋老来,这回回来还得跟着他学,她那些鲍鱼螃蟹的可怎么办?一不小心弄多了!还有那么多的牛羊肉和内脏,这回真是赚大的了。
好东西不拿出来她又难受,所以大家吃到看到的基本上是成菜,龙虾海蟹只取肉,鲍鱼分解成不同部位吃,牛羊杂牛羊肉管够,硕大的皮皮虾海虾怎么也去不掉海鲜独有的鲜,好在沈家人只管吃不追究食物来源。
带着处理好的黑金鲍去拜访了一下汪太和黄太,汪太家里已经不办晚会了,一个是汪先生已经被迫退出上海金融界,再有就是国内灾荒连连,已经有报纸对各家宴会加以抨击了,再办怕是引起众怒。
“还是你们沈家聪明,闷声发财不忘赚得好名声。”汪太说话有些酸,安然笑笑没反驳,沈家的名声可是每年大把钱和粮食买下来的,好名声哪里好赚?
“听说你去澳洲开农场了?怎么样?”
“姐姐看看我的样子就知道,就是做了几年的农妇,我和安吉尔刚过去那边就是一片荒芜,荒地很多却没人开。这不干了好几年才弄了几百亩地,还不够兔子霍霍的,姐姐不知道那边是多少兔子?你睡着觉就可能有兔子钻进窝棚跳到你身边,吃着饭就有兔子过来蹭吃喝。”
汪太被逗笑“那你们岂不是天天吃兔子!”
“姐姐说对了,不但天天吃,还要天天打,不然下去的种都被他们吃了。那边政府还奖励猎杀兔子呢,你说多不多!”
汪太见安然饱经风霜的样子信了,“你也不容易!有空就过来坐坐。自从我家先生退下来家里越来越冷清了,这人都是人走茶凉——”
多热闹的宴会总有落幕的时候,这很正常,安然没宽慰她,对汪先生她还是尊敬的,毕竟是上海金融界有名的人物,说不定还会启用。中午安然留在汪家吃的,将带回来的黑金鲍做了,毕竟是稀罕物,汪太汪先生很开心。
尤其汪先生,很是支持她去澳洲开农场的做法,“国家太缺粮食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不用外敌打,咱们自己就完了。”他问了澳洲那边情况,安然如实说了,投入大,前期产出有限,等土地养养产量或许上来,倒是畜牧业有前途,只是肉食没冷冻运输困难。
“沈家做的很好,中国的百姓应该谢谢你们。”
“哪里?我们做的这点不够干啥,对于受灾的难民还是太少了。”
汪先生点头“国家大而不强,人心不齐,未来堪忧啊!”
汪先生明显有着忧国忧民的心,却没能力挽救。安然从汪家出来心情沉重,可她又能干什么?
黄家却是依旧热闹,黄先生在工部局地位稳固,这几年从事租界内的土地买卖没少捞好处,安然例行拜访后便沉入与宋师傅的学艺中。
宋师傅讲究实际操作,对徒弟严格,绍兴菜的特点讲究原汤原汁,轻油忌辣,常用鲜料配腌腊蒸炖,善于用黄酒入菜,糟汁也运用到极致。糟鸡肉质鲜嫩,糟香扑鼻。糟青鱼干,肉质松嫩鲜美,油润适口,耐久放。
黄酒做的醉蟹醉虾一样别具一格,一锅绍三鲜看似杂锅却融汇了各种食材的精华:打底鸡汤的鲜美,加上猪肉丸的香,鱼丸的鲜嫩爽滑,笋和菜蔬的清香,虾的鲜,哪有个不好吃?
不过安然还是喜欢笋与腊肉的融合,升级版便是上海人最喜欢的腌笃鲜。
第298章 宋师傅做糟类食物喜欢掺一点糟烧酒,这让他的菜有了独特风味。他做的醉……
宋师傅做糟类食物喜欢掺一点糟烧酒,这让他的菜有了独特风味。他做的醉蟹醉虾又与上海人做法不同,少了一点甜度,多了一点酱油的酱香,相对本帮上海醉蟹,安然可能更接受宋师傅的味道,这味道让她想到了潮汕的生腌,同样有着酱香味。
对梅干菜安然有种特殊的执念,这个味道怎么吃怎么爱,尤其经过繁复蒸晒后乌黑黑的梅菜,佐餐是非常好的选择。尤其与肥肥的猪肉炒后梅干菜赋予了浓浓的油脂,越蒸越香,或许她就喜欢这种香浓厚重感,就如陈年的老酒,人生的暮年。
但对于霉苋菜梗真是喜欢不起来,可宋师傅说既然学厨艺便要学个彻底,霉苋菜梗毕竟是当地传统的一种吃食,作为一名厨子你没得选,学就要全面了解当地饮食习惯特点。
安然知道宋师傅说的有道理,厨师不因喜好而放弃一些菜品,尤其带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性,心态放平和,屏住呼吸,大义凛然夹起一根苋菜梗放进嘴里,咬住一头用力一吮,里面软烂的心吸进嘴里,除了咸和一股怪味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吃它。自问臭豆腐都能接受为什么臭苋菜梗难以接受?
倒是用霉苋菜汤汁腌制浸泡后的臭豆腐没那么厌恶,可能是油炸锅,又加了蘸料,不臭反而很好吃。
现在安吉尔与安然一样的闲,他颇爱油炸臭豆腐,但对臭苋菜梗一样的抗拒。还是妻子做的龙虾鲍鱼好吃,不过安然吃什么他也跟着吃什么,现在他除了陪沈老爷喝茶聊天外便是看安然做菜,夫妻俩回来便住在了沈安荣这边,自己的小楼却成了摆设。
沈太太喜欢热闹,孩子们一个个出去后家里冷清,说什么也要安然他们过来住。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就是聚一起现在家里也没多少人了。糖豆兄妹已经算是大孩子了,再小便是沈安乔家的孩子。
安然很珍惜现在的日子,她知道不久的将来哪还有安定的日子过?
法国那里有彼得和刘刚照顾着,每年的收入会存进安吉尔的户头,澳洲那里暂时也不需要管,几个管事都很负责,何况产出会通过沈家的船运回来卖。他们只要好好享受即可,好好陪陪老人。
夫妻俩偶尔去洋餐厅浪漫浪漫,外滩溜达溜达,去小吃摊享受一下特有的美味。还会被宋师傅瞅准时机带去江浙一带真是感受一下当地的生活,用当地的食材烹饪,他说食物离开了家乡会变了味道,很多东西现采先做才尝到本味。
这一点安然很赞同,刚从竹林里挖出来的嫩笋做出来仿佛还带着竹子的清香,刚采上来的莼菜鲜嫩的无以言表,那种鲜只有尝过才能体验。清蒸的鲥鱼,秋刀鱼、美味的河豚,哪一口都值得回味,甚至在庄户人家吃一口臭咸菜仿佛也没那么难以下咽。
安吉尔帮着安然拍了很多照片,他喜欢这种生活,真的很喜欢。只是途中见到流离失所的百姓让他们心里受到很大的撞击。不是他们不够勤劳,实在是这个世界不给他们活路。
从江浙回来安然换装开始在各洋餐厅兜售自己的极品海鲜,尤其龙虾和黑金鲍,还有高品质的牛羊肉等,不但卖食材,还负责教做菜。每道菜绝对符合中西口味,而且菜品高大尚,端上来就有面子。
有谁见过比脸大的大鲍鱼?比胳膊大的龙虾?百十斤的鲜鱼?顶级的牛肉?
即使有也不是在上海!所以安然的东西卖的很好,只是供货不定,想吃凭运气,有钱不一定能吃到。正因如此大家都在寻找这位陌生神秘人物,可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没人摸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