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晃安然他们已经回来两年多了,安然感觉到安吉尔的情绪不宁,“你想回澳洲?”安然试探着问。
“有些不放心那边,我们已经离开两年多了,也不知道那边什么样子?”
“如果你想回去看看这次船回来我们便跟过去。”安然也想念那边水域了,空间的东西已经卖出去很多,是时候补充一下了。
“你也想回去吗?”
“嗯!法国也要去看看,看看咱们的酒庄,我在考虑要不要让孩子们去法国读书?或者英国,去找小志。”
安吉尔笑了,我也这样想,只是怕你不愿意。
真是可爱的安吉尔!安然先找两孩子谈,“你们现在已经上中学了,可以去外面读书了,我和你爹的建议是去英国读中学大学,你们哥哥在那里读大学,正好他可以照顾你们。”
“娘亲和爹不去吗?”两孩子有种再次被抛弃的感觉。
“我们也会经常去看你们,不过我们先去澳洲一趟,那里有我们的农场牧场,还要陪你们外公外婆。你们有时间也要去看看你们的奶奶。”
“云云堂姐和云起堂弟呢?”
“我会和你外公舅舅们商议,让他们都去。”
这回两孩子都笑了,被抛弃的不只有他们了!再说他们对外界也有着一种向往。
安然就孩子们出去读书的事与沈家当家的商量了一下,“孩子们的国文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再学不过西方那套教育,倒不如提前让他们过去适应,学了真本事来回报国家。”
沈家的孩子有的去了英国,有的去了美国,最早出去的沈云晟几乎将欧美洲转遍,现在又去了日本,有信便是要钱,怎么叫都不回来,这位大少爷是让沈家最操心的一位了。
沈安乔给的建议是去美国,因为他是从那里毕业的,“别看美国的历史很短,但他崛起的速度很快,欧战让它从债务国一转称为债权国,并收留了欧洲各国一些顶级人才,我相信美国将是后起之秀,不亚于老牌英国。英法德因为战争大伤元气,但他们基础好,未来发展可能不如后起的美国。但不管去哪国,种族歧视一直存在,真正对我们友好的人实在太少——”
沈安乔摇摇头“不过美国目前还是有包容量的,他们地广人少,更愿意接纳外来人。不能忽视的是他们从很早以前对华人就排斥。”
沈老爷不知道外界,听儿子说的很有道理,却也迷糊“既然他们排华为什么又要去那里读书?”
“近些年他们对华政策已经有了改变,庚子赔款便是美国从中握拳,让各国返回部分钱来帮助咱们国家培养人才,在这方面他们要比日本人强,日本从甲午战争到现在拿走了咱们四个多亿的赔偿,没说给一文,他们比任何国家更可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们最该警惕的就是他们!”
沈安乔语气里已经有了激动和愤怒,沈老爷一排桌子“给云晟拍电报,让他滚回来!孩子们的事就按你们决定的,不一定去一个国家,但也不能太分散。把他们都叫来,我要给他们开个会,别到了外面忘了自己是什么人?如果没有所成就不要回来了!”
老爷子显然动怒了,不过能出去的一共四个孩子,安然提议从那些培养的孤儿里选几个过去一起上学,一个是让他们帮着照顾几个孩子,再有就是如果他们努力,沈家不在乎多培养几个孩子。
这个提议得到一致认可,选孩子的时候糖糖先把奶娘的柱子拉上,沈太太让带上刘家的孩子,大嫂顾青之说娘家还有两孩子,宋师傅听到消息也要自己的孙辈去,安然征求了季红和红玉的意见,也把她俩带上帮着管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这么一弄居然弄出了二十来人。
因为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身上还有功夫,大多都会做饭,还有季红红玉两位管事,沈家人倒是放心,但护送还是交给了安然和安吉尔。
一行人最终目的地英国,等大学的时候各自选择。中途在法国停留,主要是看看露西亚和他们的庄园。没了城市的喧闹和拥挤,这里是那么的放松心旷神怡,一群孩子奔跑在庄园,快乐的像一群放飞的小鸟。
四只猎犬已经有了一群后代,他们老态龙钟享受着暮年。老查理颤颤巍巍拿出账册给两人,带着他们参观了酒窖和酿酒作坊、葡萄园等等。
安然品尝了自己酿制的酒不禁大加赞赏,“老爷子,这口感不错嘛!”
老查理笑得如孩子“是那年的葡萄好,我特意给你留着的,都没卖!”
安然给了老人一个热切的拥抱,老头越来越可爱了。
查过账簿没什么问题后安然给每个人一个红包做奖励,当然老头的最大,看着笑眯眯的小老头安然也笑了,能得到这样忠厚的管家真是幸运。
“我给你们找了新管家,我叫来你们看看,若不喜欢你们自己选。”老查理见过二人想退休了,但他没去处,还想留在就庄园。
预备管家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维克多,他和妻子孩子都是庄园的工人,是一位酿酒师更是一位品酒师,唯一的就是战争中他受过伤,腿有些瘸。安然帮他检查过,给他用了一些膏药后改善很多。
安然将老查理交给他,“好好给他养老,我不会亏待你们,人手不够就再招一些人。”她给维克多留了一位二管事,是她最早带出来的孩子,为人很稳重。
安然这样做也是为了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她一去可能就是几年,这里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两人各有分工,但愿能让她省心些。
回家的感觉真好,安然大展厨艺做了几天美食,安吉尔将露西亚和彼得一家、克莱尔母子接过来与孩子们亲热一番。安然还以为露西亚会抱怨丈夫常年在外,可露西亚一点没抱怨,“他喜欢大海,我何必拘着他,等两年他会自动回来的,跑不动了还不是回来?”
说的也是,彼得说那个收购废品站做了养殖场,农场的收入很稳定,加上每年船上的收入,一家人现在的生活很安逸舒服。
彼得的儿子已经成家了,准备接手穆勒先生的班,前两年便开始跟着出海了,还有克莱尔的儿子,据说等十八后也要上船,大家对上学却是没安然他们执着。
连续几天的胡吃海喝各自散去,安然安吉尔这才带着孩子们赶去英国。
第299章 小志看到这么一群人还是震惊了一下,他这个娘啊!小志哀叹几声,还是乖……
小志看到这么一群人还是震惊了一下,他这个娘啊!小志哀叹几声,还是乖乖带着他们熟悉环境。安然要给他们买一栋房子,不然这么多人怎么住?怎么生活?
房子买在离着学校有些距离的乡村,他们来的地方属于英格兰的一座镇子,小志就读的大学便在这里,安然给孩子们选择的学校也在这里。
房子有些年代感,却是很结实,胜在屋子多,还有院子,能种蔬菜,养几只鸡也不是不可以。安吉尔又有了建房的冲动,安然让他按捺下想法,等你建好了房子孩子们怕是毕业了。
安吉尔带孩子们每人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熟悉学校,购买书籍等等,安然便带着季红红玉布置家熟悉环境,两人有在法国生活的经历很快适应了。
十几个孩子的吃喝用也是一大批物资呢,连买带偷渡,很快一个家就好了。
不过小志很高兴,又能吃到娘亲做的饭菜了,没高兴几天安然和安吉尔宣布要走了。
“儿子,他们就交给你了,不过娘不会让你白忙。”一把手枪一盒子弹郑重交给他“好好收起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
本来苦哈哈的小志顿时来了精神,“放心,娘,我会带好他们的,不过我也要毕业了,但会继续读研究生博士生!”小志学的是医学,安然告诉过他要多读几年书,在这边最好实习几年再回国,没想到孩子的志向如此远大?
“等你大学毕业我给你买一辆车!”
“谢谢娘!”小志激动啊,他娘还是蛮关心他的。
安然给小志立了一个户头,将她户头上的钱转移过来一笔,用于孩子们的学费和平时的零用花销,有了钱小志更满意了,有种大家长的感觉。“放心娘,我一定照顾好他们!”这回连腰板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