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织厂算是运转起来了,剩余工人却没办法安置,因为现在整个厂子都用不了一千人。剩下的两千人现在还在吃生活费。
安然让他们去收鸭绒鹅绒,回来洗干净交给厂子做羽绒服。
女人们愿意来厂子剪线头的可以来厂子做临时计件工。想做加工的可以领裁剪好的布片回去加工衣服。
再招一些临时的人做清扫绿化。
即使这样依旧有一千多人没活干。一千多人干什么?都够开两个厂子了!
“小安啊,成绩不错!最近还忙吗?”
一听就是书记的声音,显然声音里透着高兴。
“忙啊,还有一千多人等着吃饭呢!”
“这样啊,慢慢来,我找你有好事!上次你不说要找人拜师吗?我给你找了两个,一位是荣派传人李国勇大师,一个是渝派代表白陵川白师傅。哪天你有空我们见个面!”
这还真是好消息,“好,您定时间,我随时有空,您订好了我定酒店。”
“好好好,稍后我给你电话!”
多和气的老人家,就是忒能压榨人。安然还是很感激的,拜师要准备拜师礼,安然不懂,就去求教朱老板。朱老板的意思是对方真的想收你入门不需要什么礼,但会有仪式,正规的要行拜师礼,如果只是教教,倒是可以送上一份礼表达自己的诚意。
安然给每个师傅准备了一盒吉品两头干鲍,一盒官燕,师傅师娘的都准备了。
宴席在三日后,先是见面,没提拜师,安然在朱老板那边准备了一桌酒席,她亲手做了八道菜:花雕陈皮蒸黄鱼、宫保虾球、糟溜鱼片、回锅肉、椒麻螺片、蜜汁黑猪肉、麻婆豆腐、清汤燕窝。
安然做的有传统菜,有创新菜,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敢于创新,不拘一格。他们了解了她才好接着往下谈。
果然,一顿饭下来两人都觉得安然不适合正式拜在谁人门下,更适合指点交流。
“既然如此,你们二人不妨就收小安做名义上的徒弟,你们再相互交流切磋。”书记发话了两人都很给面子,安然敬了茶,没磕头,送了一份拜师礼,两人也有准备,一个送了一套厨刀,一个送了一份他自己写的心得,两份礼都很重,安然欣然接受。
“你先看,有什么问题就来家里找我。”
另一个道“我经常在饭店,有空就过去,咱们上灶学!”
安然这回是真开心了,为厂子忙碌的辛苦那算啥?师傅可是可遇不可求。
为了报答书记的荐师之恩,她这条老黄牛还得继续努力。一千多人安然没办法安排,最后安然找了两位师傅让他们帮着介绍几位老师来给她培训厨师。又让安胜军找几位教开车的教练,她要办一个司机培训班,到时候去考试了还要让安胜军帮忙,顺便自己的驾驶证也要考下来,“还有大嫂,胜利他们,咱们家能考的都考一个,一个人八百,怎么分你和教练、交通局的商量。”
安胜军爽快应了,这是创收啊,谁不干谁傻!再说安然说的对,家里人都要学驾驶证,买车只是早晚。
安然的两个班一办,人员去了一大半,当然报名之前丑话说在前,留在厂子免学费,出去干学费补上。
就这样报名的趋之若鹜,这两样现在多火?本子到手基本上就能找到工作。解决了这些人,留在厂子上班的却眼红了。怎么好事都给了他们?负责做思想工作的书记解释道:“他们学了本子厂子没岗位一样还是拿生活费,去别处找工作就要补上学费,你们也可以去学,利用工休时间,但厂子没岗位不和他们一样吗?”
大家想想也是,有想学的轮着来,一期期的开班。
第392章 终于世界安静了很多,剩下一些既不去学厨师又不学驾证的安然让人统计了……
终于世界安静了很多,剩下一些既不去学厨师又不学驾证的安然让人统计了一下,大约还有五六百人,这些人女人多,年纪大的多,安置他们很难。
好在销售的很快传来消息,要货!要多多的货!尤其欧版,要货!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刚生产出来的衣服根本不够,现在最缺的就是缝纫工。
招工!扩建!
就说嘛,他们这些衣服哪能没市场?尤其脚蹬裤,那是人手一条,有的有三五条都不奇怪,九十年代初不分老少,人手最少一条。
没想到俄罗斯那边也要,就是要尺码大的。
新招回来的缝纫工开始三班倒赶活,厂长激动地让人赶紧收拾一些现在空置的房子做加工间。这回厂子真的活了!
安然又让人组建了一个缝纫培训班,女工和家属工均可报名,手艺好的优先录用。人很快会有,但布料却是赶不上。
安然让采购的去采买,国内买不来去国外!
这回积压的库存布料倒是有了用武之地,全部设计成俄罗斯那边需要的防寒服,棉大衣,羽绒服、运动衣、文化衫,还有别管非洲俄罗斯需要的大裤衩。
安然让设计组的设计出几款时尚的休闲短裤、长裤,别说,这么一弄没人在意什么布料了,穿上好看就行。
缝纫工有了缝纫机却缺着了,那些旧的勉强可以用,却比不过进口的,安然让人再次催意大利那边。
新织机和缝纫机到后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生产出来的布料全部供给服装部门,货走款到,还有拿钱等货的,与前段时间债主逼上门截然相反。
厂长反思:固守只会死路一条,还是改革好。
安然不管厂长什么想法,她依旧发愁那些无法安置的人,每次招工都要吵吵闹闹,就是为了争一个名额,她也烦,好在剩下的人不多了。
不知不觉自己搞了四个厂子两个养殖场了,加上首都那边两个工地,玩大了!
心里正烦着,安胜利给她打来电话,“姐,你知道海南的地皮炒到多少了吗?”
还没死心?“多少?”
“六百多万!六百多万啊!咱们四百多万就卖了!要是等到现在就好了!”
安然脑袋嗡嗡响,火气噌噌往上冒,“你可以去看看,现在谁在买?谁还在买?是卖的多还是买的多?你去吧!”
“姐,我不是那意思,我不会去,真的,我就是不明白,为啥能炒到六百多万?”
“这里有很多原因,首先有政策支持,海南需要发展,国家的想法是很好,打造一个黄金岛,建一个金融贸易自由岛。他们需要人去投资,而很多人不是想投资,而是想赚快钱,他们心思没在建设上,是在利用这些噱头炒作概念。
玩的是快进快出,加上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缺乏规划,盲目引进,不加引导。种种原因导致了今日的地价,当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严重后都想脱身,都想找下一个接盘的。有些人为了能卖出好价必须混淆视听,继续鼓吹海南土地的价值,吸引更多人来接盘。这时聪明的人一定脱身离开了,不信不就去查,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