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快穿之食味 > 快穿之食味 第23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快穿之食味 第230节(1 / 2)

(' 肥瘦相间的前胛或后腿肉,用盐、蛋黄、淀粉、清水码味裹粉,在油锅内煎至金黄。

糖醋、酱油、味精、盐、水淀粉兑好勾芡汁,底油爆葱姜,下配料木耳玉兰片,肉片,芡汁,翻炒后淋麻油即可,口味酸甜,外脆里嫩,做这道菜只要将肉煎好,调料配比恰当即可。

安然感觉没什么技术含量,便自己点名练习干烧菜,毕竟这个需要点技术。干烧口味咸鲜香微辣,入口回甘,烹饪无需勾芡,让汤汁慢慢收干,使味道缓慢深入食材,直到外表被红油包裹。

干烧的野生黄鱼是一道极品干烧菜,蒜瓣肉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味道极其鲜美。两位师傅尝过后说在他们范围内已经没什么可教她的了,想学更多可以换换师傅,毕竟大家各有所长。

安然眼下还没再寻新师傅的打算,便去拿荣昌的鹅祸害。

最终她还是将潮汕的卤鹅,广东的烧鹅技术运用到荣昌鹅身上,口味稍作调整,更适合北方口味。她不想去南方与那边的卤鹅争地盘,她的目标还是北方。

安然带着两名培训出来的卤鹅师傅和一批老鹅、土猪亲自北上,打电话让赵志刚提前在农村租一处院子存放这些东西,再雇村里人专门看管饲养。

宰杀后的猪肉直供饭店,每天保证新鲜。鹅,她在后面房子专门腾出一间做卤鹅,选择卤鹅没做烧鹅是因为卤鹅做法相对简单,而且更适合冷吃,带回去口味不受影响。

这天一楼橱窗挂了一排今日刚出来的卤鹅,诱人的香气勾的食客不得不再加一盘,走了拎上一只。

饭店卤鹅慢慢出了名,附近人想吃也可以过来买上一两只。

荣昌的猪肉格外香,安然让销售亲自带肉去各大饭店推销,很快荣昌猪在首都打响了名号。这回他们专门组建了一个车队运输猪和鹅,走出去就是胜利。

当安永和迟疑着想要让她给老家人寻一份出路时,安然首先想到的就是鹅!她说她教他们一门手艺,有了这门手艺开一家店吃饭是没问题。

安永和露出开心地笑,就说她的姑娘心最善。

安然亲自培训了安家一批小辈做烧鹅和卤鹅,货源也有,开店她可以提供资金帮助。

很快安家烧鹅卤鹅店就在各城区城镇开业了,据说生意不错。有的安家小辈带着技术去了别的城市自己干了,一只鹅干好了足以养家。

平静的日子没多久,两千年的城市规划启动,一些企业需要外迁,本来想安享余下时光的安然不得不面对重新选址建厂的问题。她与齐济民和方芳商议后在郊区鹅加工厂的旁边重新规划,重建了两家食品厂和一个大的仓储物流公司。将分散的各厂集中起来,做一个自己的产业园。

这次新厂规模要比老厂大很多,产量自然会翻翻。老设备合理利用,齐济民那边替下来的破碎机灌装机正好是方芳需要的,大家齐心努力,争取不浪费一点东西。

新设备安然决定选用更先进的自动半自动设备,别看产量高了,设备多了,人却不需要再增加,原因无他,先进的设备节省人力。

这次投入很大,政府给的那点搬迁费不够干啥,安然无所谓,不然她也要考虑重新换设备了,毕竟以前用的人工更多,而且质量不如机器稳定。

连建再搬,历时两年,新厂一切耳目一新,安然跟着调试好后又将厂子分别交给了齐济民和方芳。两人从这年起开始拿20%的股权,五年后再涨5%。

安然也不想顾此失彼,永川毕竟是她起来的地方,与胡明华商议后重新将厂子翻新扩大。这两次的巨大投入让安然还没焐热的钱包又少了不少。

投入大,产出高,第二年安然的收益就到了上亿,这是几个厂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首都驻京办贡献了不小的业绩。

迎来巨大利益同时,安然也盼回来豆豆和男友,男友家一样是干企业的,据说是钢铁老板。两家亲家见了面,给孩子定亲后就是走结婚流程。

婚后豆豆接管了驻京办,赵志刚协助了两年拿了一笔高额退休金回老家养老。

婆家在首给他们置办了几处房产,姑爷自己开了一家旅游公司,对接的是出国游和海外游客中国游,兼做中介,办理出国留学。两个人一个拉客一个管理,配合的很到位。

安然一直留在重庆管理着公司,李红梅去看孙子后欢欢做了安然的助理,看着越来越能干的侄女,安然开始撒手了,去装修上海那栋老洋房和她们母女买的别墅。拖到现在也是因为市场上的材料更好了。如果是以前装修估计又要换掉,装修好了正好有空过来住住。

两套楼房则收拾出来和那栋小洋楼用于出租,出租的事全部委托给了帮他们管理商铺的中介。

来到上海她偶尔很想与渣男来个偶遇,不是想渣男,而是想刺激一下。也不知道那个渣男过得如何?想想自己的幼稚,笑笑离开。

一晃豆豆都要有自己的宝宝了,人过得真快!

趁着身体还行,安然又开始行走于川渝,四处寻找一下让她惊艳或值得回味的小吃美食,川渝踏遍了开始越界,去湖南湖北,贵州,没有过渡开发的景区风景独美,一个人的旅行除了孤独还有忘我。

豆豆生了一个女儿,安然帮着带到两岁豆豆再次怀孕。现在对生孩子已经不那么管制了,只要没在体制内就没人找你。

第二胎是个男孩,安然依旧帮着带到了两岁,让孩子安稳度过了最初时期。两个孩子比其他孩子格外健壮,除了好动淘气点,嘛毛病都没有!

安然放心地把两孩子交给了豆豆,让他们自己带。她婆婆倒是想接手,可两孩子就是不喜欢跟奶奶。没办法,家里只好雇了两个保姆。

想着两孩子将妈妈拴了四五年,豆豆没好意思继续挽留安然。自从安然帮她带孩子,重庆那边豆豆开始参与了管理,等豆豆能完全掌控公司后欢欢辞去总经理助理职务,与自己对象共同经营一家国内旅游公司。

安然知道欢欢他们选择的档口正是旅游业的发展期,随后进入黄金期,他们的切入点恰到好处。这几年是大哥大嫂让欢欢留下来帮她,既然欢欢有自己的想法,安然和豆豆没有挽留。反而更感谢他们,不得不说安胜军一家非常聪明,都在恰当时候抽身离开。

现在公司安家人一个剩,就连徐天祥也在前几年被安胜利带走了,给他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位置,让他们夫妻吃不太饱,也饿不着。

安然很感谢安家众人,因此与年老的吴淑芳关系缓和了很多,吴淑芳的脾气随着年龄增大也收敛了很多,她很喜欢一大家子来她这里吃饭,给小辈的红包也很大方。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还能活几天?都不如趁着活着把钱都给了你们!”

这样的吴淑芳越来越可爱,大家每年给她的钱也越来越多,让她高兴做散财奶奶(外婆)

豆豆提拔上一个新的副总和一个助理,驻京办也有了负责人,豆豆现在掌管全局就好。母女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就这样,再也不扩展了,两人都没多大的野心,能守住这些足矣!

收益现在是母女对半分,一码归一码,豆豆没意见,她妈妈的就是她的,放在谁手里都一样。两千年后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其他行业都在迅猛发展,安然的钱越来越多。她在各地不断深入探寻美食时发现地处偏僻的地方人们过得十分穷困,很艰难,让人看着就心疼。

于是她开始修路修桥,铺一条路让深处的人们走出来,去接触世界,将那里有经济价值的物品换成更需要的物资,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安然做的好事多了,名气也大了,今年又要参加全国人大,不想来却总有人软磨硬磨地让她来。这次她的提议是大力扶持民企,发展中国高端制造业,走自己的科技路线。

“请问您的提议是为了什么?因为您是民营企业家吗?可您是做食品的?也涉及到高端技术吗?”有记者问。

“我不但是一名民营企业者,更是一名中国人。民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能解决很大就业人口,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还有,我是做食品的,更能体会到高端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自动化的机器能取代几十个人的工作量,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人员伤亡——

制造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科技的运用。只有我们的制造业上去才不会受制于人,别人的技术永远是别的,自己的技术才是自己的,科技兴国才是根本。”

“您说的非常好!您不愧是一名爱国企业家!”

记者的采访很快上了央视新闻,上海某一小区,一个有些老态的男人盯着电视上的那个人久久呆立,是她吗?名字一样,省份一样,相貌又那么相似,只是她看上去很年轻很有气质。

男子去电脑上查了一下重庆人大代表安然的资料。安然,女,生于xx年,重庆市永川区人——著名民营企业家,下乡知青,于某年承包下濒临破产的永川酱菜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