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商业上取得了成绩,有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种植园,甚至矿场等等,他们的成就吸引了更多人下南洋淘金,随着华人的到来也将家乡的饮食风俗习惯带来。而这些人大多来自潮汕福建,安然去过东南亚,在很多档口都能找到粤菜闽菜的影子,就如粿条、河粉、鱼丸、猪杂猪、煎蚝仔、炸油鬼——
聪明的华人最擅长融入,他们将自己的传统中国菜的烹饪手法与马来香料的完美结合,融汇了酸甜、辛香、微辣等多种风味,也创造了属于他们特有的菜系——娘惹菜。
安然简单翻阅了一些资料,觉得这一方土地或许可以看看,出于好奇,更出于对华人的无限创造力。时间点安然不想经理战争,最好让自己生活的舒服些,最好别再太辛苦,她也很想当米虫好不好?
可——
安然睁开眼就呵呵一声,感觉到转轮王今天喝多了,她是躲过了战争,可战后也不是好玩的啊,何况现在原主还要面对一个复杂的家庭。
原主安然,马六甲安家安泰年的三女儿,她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除了二姐安欣,她与其他姐妹兄弟并不是一个母亲,她的母亲是土生的一位娘惹,是她父亲在马来娶的老婆。(娘惹是华人与马来西亚人婚配后的后代子裔,女性称娘惹,男性称峇峇)
而其他孩子是她父亲从老家福建娶的老婆所生,安家是安泰年父辈从福建来的南洋,以前在锡场干活,后来娶了一个当地的马来女人,接管了岳父家的一个橡胶园。一家日子不说多好,也没坏到哪儿去。
安泰年在兄弟姐妹里算是有头脑的,一战后看准了时机,大胆介入战后滞销的战略物资,那批物资滞销没多久,因市场需要又涨回了原价,那一次就让安泰年翻了身。
善于经营的安泰年有了资本如虎添翼,几年内就有了自己的工厂、橡胶园、商店,而且家底越来越丰裕,在马六甲华人圈算是小有名气。
孔云竹就是安泰年从福建取回来的老婆,也是给他生了两儿两女的女人。林菀是安泰和在马六甲娶的一位娘惹,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安然和安欣。
安然外公是地道的华人,外婆却是一位马来人,所以她母亲就是一位娘惹,她父亲应该是一位峇峇。
开始安然与母亲姐姐没与所谓的大娘他们住一起,她们住在沙捞越,外祖家那边,后来姐妹上学,安泰年将生意陆续归拢到马六甲,她们不得不跟着过来。
没有哪个女人能容忍丈夫有其他女人,即使大娘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膈应的。只是碍于丈夫从没表现出来过。
还有就是安然母亲也不是软柿子,相安无事还好,累些也无所谓,但涉及到自己和孩子的利益她也是会争一争的。就如这次安泰年给安欣找的婆家,林菀打听过后知道那位小少爷智力欠缺说什么都不同意,夫妻争执间将自己的二女儿安然碰倒磕了头,安然才有机会过来。
安然给自己服用了三分之一的复元丹,再来一个水灵灵的果子,身体一阵清凉舒爽,头上的伤只剩下表面那点破损。
原主,今年十五,姐姐十八,按照安泰年的节奏还有三年她也要嫁人,这事绝不可以!还是中学生嫁什么人?再说没遇到让她心动的她也不会嫁。
扫了一眼屋内陈设,可以用简陋二字概况了,整间屋子只有一张床,一个梳妆台,一个放衣服的柜子,哪件家具都有了年代感,甚至还有破损。但哪件都能看出是精雕细琢,做工考究,而且木料珍贵。
这是他们原来的家,只不过经历了战争洗礼显得很破旧。日军占领马来西亚后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大肆掠杀,安家与其他人家一样为了躲避战祸藏进山里,日军投降后才回到原来的家。
今年是1947年初,宅子只是略做了收拾,远远没有他们走前华丽奢侈,安然在原主记忆里还能找出原来房间的样子,屋内物品极为精致,帐幔服饰全是手工刺绣,茶具漆具颜色鲜艳花样繁多,就连有一个小摆件都精工细作。
可惜那些东西都被抢了或偷了,也就几件笨重的家具被保留了下来。安泰年回来就原来的工厂橡胶园等归属与多方交涉。在马来的华人话语权始终不如马来人,日军一走,英军重新接管了马来半岛,相对华人,他们更相信马来土著。即使是你的财产不经过一番刁难是不会白白让你拿回的。
华人有社团,有会馆,有各方羡慕仇恨的财力,却唯独没有政权。安泰年给二女儿安欣找的人家是与马六甲苏丹关系很好的唐家。
唐家在马六甲生活了好几代,早已根深蒂固,并与多方关系密切,在华人圈里也很有话语权。安泰年与唐家一直有生意往来,关系不错,很多消息都是从他家打听到的。结亲也有进一步交好的意思,只是结亲对象是唐家二房小夫人所生。
而且唐家二房除了主母和小夫人外,还有其他三位夫人,每个夫人各有所出,儿女加一起足有十几个。这样混乱的家庭林菀深知女儿嫁过去会过什么日子,她不想女儿受罪,所以极力反对这门婚事。
小夫人说的好听叫“小夫人”,那就是小妾,所生自然是庶子,庶子媳妇在主母跟前能有什么好日子?安然也反对,就怕反对无效。
安然隔着窗户看向外面庭院,方方正正,规规整整,如果作为游客她觉得房子很有特色,既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又有西方艺术,还赋有东南亚异域风情。如果说让她住在里面,不好意思,她觉得就如牢笼。
门被敲响,进来的是原主的母亲林菀,女人看似很端庄,衣服清淡简雅,因那些刺绣显得不俗。
“然然,好些了吗?”
“好多了,啊娘!”安然摇摇头“真的好多了,一点不疼了!”
林菀心疼地上前看了一下安然的头,头依旧包裹着,还有血迹在上面:“流了那么多血哪有那么快就好!乖乖躺下,吴妈一会儿给你端一碗摩摩喳喳来。”
安然只好靠坐床榻“啊娘,姐姐的事怎么说的?”
林菀拉下脸“没说呢,你出了这么大事谁还有心思提?要是再提我还是要跟他们拼命!”
为母则刚!“嗯,啊娘!”安然忙点头,“啊娘,如果父亲坚持我们搬出去好不好?”
这个林菀倒是没想过,不过被二女儿大胆的想法震惊了一下,搬走吗?那她们以什么为生?两个孩子一定会跟着她吃苦。这个想法一闪而逝,她不能搬出去。
林菀摇摇头“先不要想这些,你好好养身体。”
吴妈端来的摩摩喳喳很像木薯糖水,多种颜色的木薯团和红薯、芋头块浸在饱含斑斓叶香气的椰浆里,让人闻着就甜到了骨子。
安然用勺子尝了几口,椰浆味很浓,带着清新淡雅的斑斓叶的香,甜来自椰糖的甜,不是很浓。几种颜色的木薯团很筋道爽滑,沾了椰浆和椰糖的味道更加诱人。
这种糖水安然表示喜欢!
一碗糖水下去,安然额头有些冒汗,林菀让她继续躺着休息,安然闭眼后真睡着了。
再次醒来已经是晚上,林菀将饭食送了上来,这次安然看到了她亲姐安欣。安欣长得很淑女,模样随了林菀,气质温婉清秀,漂亮不张扬那种。
也怪不得安泰年要拿安欣去联姻,这样的女孩就是招人喜欢。安欣上前摸摸安然额头,又看了一下她的精神状态笑道“还真好了!你个调皮的,怎么就不知道躲着点!”
安然搂了一下安欣“我的好姐姐,我就差上去帮阿娘了,躲什么?咱们太老实了就要被人欺负到头顶了,你要是不想嫁咱们就不嫁,大不了咱们带着阿娘离开。”
安欣心里一暖,点着安然额头笑道“看把你能的!还带着阿娘出走?咱们吃啥喝啥?靠什么生活?”
“我啊!我能养活你们!我可是偷偷藏了宝贝的!”
林菀和安欣都笑起来,看安然认真的小模样就好笑,都当她在说笑话,催着她赶紧喝鸡汤。
安然知道说再多她们也不信,干脆先尝尝娘惹做的鸡汤。马来的娘惹就如养在深闺人中的小姐,不需要去工作干活赚钱,只需在家绣绣花,看看景,洗手做做菜,她们可以不用天天下厨房,但一手拿的出的厨艺是必须学的。
马来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英语逐渐成为社交圈的语言,娘惹们也被送去上学甚至出国,她们首先要学的就是英语。而作为土生华裔,娘惹们又要学好中文,别管来马来西亚的华人是第几代,他们骨子里永远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鸡汤有些甜,可能是加了红枣和几种药材的缘故,里面还有菌菇的香气,与安然以前喝的纯鸡汤、药膳鸡汤不同,里面材料很杂,杂的安然都说不出里面到底用了多少料。如果能去掉浮油会更好。
相对这碗鸡汤,安然更喜欢清鸡汤,好在是林菀的一片母爱之心,安然一口气给干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