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快穿之食味 > 快穿之食味 第2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快穿之食味 第252节(1 / 2)

(' 第437章 算算日子,该不会怀孕了吧?生个儿子是她计划好的,怎么也要让杨林有个……

算算日子,该不会怀孕了吧?生个儿子是她计划好的,怎么也要让杨林有个后。给自己把了个脉,似乎真的怀孕了。

这个消息得到一位老郎中印证后,最高兴的就是杨林,谁不希望自己有后?这天开始,安然进入养胎模式。大家都知道女东家怀孕了,也都替她高兴。

养胎就是无聊地呆着,越呆脑袋越锈,无聊了也去妮儿房间逗逗两只紫貂。现在两只紫貂被妮儿养的油光水滑的,这丫头啥都敢给它们吃,只要它们想她就敢弄来。

为此没少挨说,可丫头一哭,什么都解决了。安然背地让小只小狐狸去管教管教,两只狐狸的管教手段就是上爪子,被胖揍了一顿后两只紫貂别提多听话,乖得不要不要的。

安然最是喜欢那身油亮的皮毛,冬天抱着暖暖的,就是不知道她整一个貂皮大衣那俩货啥表现?

安然没敢选紫貂,而是选了水貂皮做的大衣和短款,男人们选择更加厚实的水獭皮,在东北没件皮衣过冬太遭罪,不管你穿多少一出门就被风打透,皮衣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安然在屋里除了摆弄些布料皮料做东西实在无事可做,最后只好抓着妮儿小姑娘学东西。

“妮儿,你应该学识字了,还有我们应该继续学洋话了。”

“好的娘亲!”

呦!这么痛快吗?

安然依旧情莉莉娅来教她们,莉莉娅家的生活并不好,安然只能用这种方法帮她一把。好在莉莉娅也是受过教育的,安然重新拾起俄文,同时也教莉莉娅中文。

了解了她家面包的品种后安然没给她建议,而是与她一起做了几款蛋糕和蛋挞,面包是最费时费事的,而蛋糕相对出货更高,只要将坯子做出来剩下就是你的想象了。

“安,这些我可以在店里做吗?”莉莉娅很激动,她也知道她家的面包很单一,可她们只会这些。

“当然,你想用都拿去,我又不做这个生意,也就是偶尔想起来做做,这还是一位老修女教的呢,如果她知道这些能改善你家的生活她一定很愿意!感谢圣母玛利亚!”

莉莉娅赶忙诚心感谢圣母玛利亚,莉莉娅的感谢还表现在实处,每次来都要给妮儿带一下小蛋糕,她说现在的小蛋糕卖的非常好,就是糖和面粉价格太贵。

安然给她提供了一批质优价格便宜的白糖和面粉,莉莉娅更是感激不尽了。

安然知道现在的白糖是真贵,而且货源很紧张,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说是属于奢侈品都不为过。好在她囤了太多,按她家使用量几十年是够用了。

安然感觉自己养胎的日子美滋滋,一日三餐杨林变着花样送来,现在有妮儿陪她一起学东西,大炕热热的,屋子暖暖的,炉坑里烤着红薯,手里啃着冻梨,外面是忙碌的伙计,这小日子——

转眼进了年根,来吃饭的依旧不少,大多是附近的商户和想换口味的洋人。俄国人没有春节概念,过春节的时候安然送莉莉娅一袋冷冻的饺子,这是她喜欢吃的中国食物。莉莉娅说中国的食物很好吃,不像他们那么单调,每天好像都在吃面包喝汤。他们也喜欢吃牛肉,就是太贵了,后来安然教她去西餐厅买牛肉边角料,回家用土豆萝卜炖。

姑娘学会了,这道菜成了她家最长吃的。后来跟着安然学用便宜的骨头炖汤,别管是猪骨、牛骨、羊骨,只要火候到了什么汤都好喝。

莉莉娅与安然相熟后也给安然带了很多外面消息,还有他们俄国人在这里真实的生活。但凡在家乡能过的去谁也不会背井离乡来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别看有些人表面光鲜,其实他们是落魄的贵族,还有像我家躲避债务的,犯了罪的罪犯,在家乡没活路的,更多的是被驱赶过来的——”

安然听着怎么这么像他们闯关东的?不管什么原因大家都是为了活着。

安然很喜欢他们做的大列巴,在碳火烧烤一烤,抹上一层芝士或黄油,非常好吃,如果再来一片火腿更好。

杨林觉得安然想法很奇特,东西总想换着样吃,而且想法奇奇怪怪的。

你不了解啊!安然安暗自嘀咕,她都经历了多少世界了,脑子里能不奇奇怪怪吗?

一个冬天安然几乎没出去过,开春外面道路又很泥泞,加上肚子已经显怀,杨林就怕她摔了,更不敢让她出院子。

怀孕如此漫长,等到分娩时安然终于卸下了包袱,没让大家失望,杨林有后了。安大成又去找人起了名字,既然那么喜欢起名干脆把妮儿的大名也定了吧!

杨明玥,杨志鹏,女孩美丽聪慧,男孩鹏程万里,安然的月子做了三个月,出月子时外面已经凉了,没办法,只能在家继续苟着。

学了快一年的俄语该会的已经会了,莉莉娅店里越来越忙,安然便不再让她来教学。忙了才好,忙了才有钱赚。

明玥开始拿笔写字了,安然开始教她算算数。今年的红薯和土豆是安宁回去带回来的,依旧是满满的山货干菜和去年酿制的葡萄酒。还有今年的新玉米、新小麦、新黄豆。

红薯太多,安宁说村里往外卖了不少,土豆没办法再用了,有新种最好,玉米很高产,全村人都想要种——

安然才恍然自己忘记了把种子捎回去,看到玉米她记起了她的黏玉米还没找地方,真是一孕傻三年。新种她有,但不能都用了,她要计划着用,明年开春或许能回去一次。

四车红薯安大成还嫌少呢!现在饭庄用红薯的量很大,除了拔丝地瓜他们还增加高烧和鸭黄,如果不能吃硬的老人可以选高烧或鸭黄地瓜条,软糯香甜一样好吃。

安宁还带了不少地瓜粉和土豆粉,是粉末不是粉条,这两种粉用量可不小,尤其做挂糊酥炸类的菜,少了淀粉就是做不成。

“那些下脚料村里人都用来喂猪喂鸡了,人吃不过来。”安宁回报道。

“村里养猪的人家多不?”

“今年有好些人家都养了猪和鸡,我爹还问咱们要不要?”

“要!当然要!等天再冷些,不然路上肉会坏掉。”安大成想回去看看了,吃上新玉米渣粥感慨更多,谁曾想一年就能吃上饱饭了。

明年还得让大哥老三继续开荒,他这里缺粮食,尤其白面大米。不说给客人的,就是他养的这些人一天就要消耗不少粮食,好在大家不挑食,玉米饼子管饱就行。他的梦想是能天天吃上大白馒头,顿顿红烧肉。

安然最关心家里那些地能不能忙得来?

安宁说干活了雇人,流民很多,有的只管饭就给干活,何况家里还有牲口帮着种地拉货。

赶着季节安家又开始囤货了,地窖一天比一天满,安然偶尔出去溜达溜达,赶上有好的鱼货山货就存一些。还有各家种的青菜,他们家最费的是大葱,羊肉大葱的饺子除了肉可不就是葱。

每每买葱的时候安大成就嫌弃东北的葱,没有山东的葱好,可山东的葱过来的有限,最好的葱还要做海参用,做饺子只能用本地葱。

到囤葱的时候安大成大手一挥,就是买!这回地窖再大也彷佛不够用。

上冻后安大成回了一趟大柳树村,将各家的钱给结清了,并将安然准备的粮种稍了回去,回来拉了三车的猪肉和三车的鸡鸭鹅、红薯粉条、雪蛤油、松子等。雪蛤是安然要的,饭庄用量不大,但安然想要,偶尔炖一碗给自己补补。

三大车杀好的猪肉不少,杀好就冻的硬邦邦,存起来能顶阵子。现在的猪纯天然养殖,最少一年,炖出来香气飘得老远。就如蒋老板说的,隔着二里地就能闻到你家又炖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