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上天竟是一次都未曾眷顾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她成亲前半年,老侯爷身子突然每况愈下。
老爷子担心自己没了,这孩子会无依无靠,在成亲的时候委屈了她。
于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硬是要他大儿子,也就是现任国公爷,去找大师傅重新算了日子,把原主跟段璟文的婚期提前。
并且命令他大儿子给原主准备嫁妆,还必须给准备足足的九十八台嫁妆。
而且老国公爷就算病在床上,也要检查嫁妆单子。
现任镇国公倒是很孝顺,他也感恩原主爷爷救了自己父亲一命。
要不是自己三个儿子都已经娶了正妻,他都想把这女孩给自己做儿媳妇了。
因此给准备的嫁妆也很是可观。
整整九十八抬,可不是什么空有面子光的空箱子,里面的东西给准备的足足的,非常齐全。
庄子,铺子,以及古典名画,基本上老爷子的嫡亲孙女出嫁,也就这个数目了。
最主要的是,老爷子还让人把原主的嫁妆单子,拿去官府备案过。
到时候不管谁来,这些东西也都是原主的私有物。
老爷子或许也猜到原主在这个家的处境,因此在原主结婚之前,给了她一个小小的紫檀木盒子。
并告诉她这个紫檀木盒子有几关,一般人打不开。但是打开了以后,这个机关也就报废,只能是一个普通的盒子了。
又交待原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别打开。
老爷子在原主跟他孙子成亲之后,又熬了整整三天,才依依不舍的闭上了眼。
接下来就是一家子守孝期间,原主虽然说是嫁了人,但也还是一个人单独住在院子内。
在孙子辈守孝期一年期满的时候,国公府三夫人立马给自己儿子,娶回了她哥哥家的庶女,上门当了贵妾。
并且一进门,就让她掌管着段璟文院子中的中馈。
她就是故意这样羞辱原主,以摆明她对云华这个儿媳不喜的态度!
就算这样也还不算,她好像就怕自己儿子会去跟原主圆房一样。
马上又给段璟文赐下了,自己身边的两个一等大丫鬟当侍妾。
以至于他儿子一直拖着,像忘了还有原主这个妻子一样,从来没去过原主的院子里。
两人也自然一直都没有圆过房。
原主对这些压根就不在意,她一直信奉自己爷爷所说的。
一定要活着,只要能平安活下去,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然而镇国公府的人,见原主从来不说,却变本加厉起来。
夫妻俩成亲不到三年,二公子后院的侍妾,留成了是国公府所有公子当中最多的。
其中包括老国公夫人赐下,还有国公夫人以及二夫人三夫人所赐,更甚至的,是段璟文自己身边丫鬟提上来的。
再加上从外面看中抬进府的,零零整整加起来就有二十几个。
三夫人从来不说自己还没开始,就给儿子纳贵妾的事。
也不责怪儿子,在外面乱七八糟,什么女子都往家里抬。
只一个劲的指责原主没用,笼络不住丈夫的心,然后一边又夸奖贵妾做的对!
其他侍妾见此情形,都三不五时的在原主面前踩上一脚。
第437章 被恩将仇报的大夫孙女(三)
就算心大的原主,也慢慢在心里呕起了气,厌恶起了国公府的人。
在有一次,三太太再次骂她没用的时候,原主终于爆发,提出和离。
然而这一次,却被三太太更是狠厉的,骂了一顿之后,把她给禁了足。
三太太当然知道,自己儿子娶了父亲的救命恩人之后,没对她好,就是忘恩负义。
但是反正老爷子已经死了,府里又没人给原主撑腰,那她肯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然而真让云华要提出和离,她又慌了。
只能赶紧把她关起来,不让她出去乱说。
原主被关在自己院子,见不到那些令她恶心的人,反而慢慢的心里安定下来。
府里奴才见五少奶奶失势,那肯定都要踩上一脚。既然原主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于是每月的份例,居然全部都落不到院子里来。
原主只能花银子从看守她的婆子那里,买来了一些蔬菜的种子,以及几只鸡鸭。
米粮肉食,也托婆子给她买一些进来。
那婆子是府内的老人,见原本该过着无忧无虑日子的少奶奶,居然比她们云奴才的都不如,也对她起了恻隐之心。
只要原主愿意给钱,她就会给帮忙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