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人来接,女儿去荣国府小住的时候,林如海也欣然应允。
不答应不行的,那贾家人一贯的强势,一贯的听不懂人话,只有依着他们的才是正确的。
等黛玉走后,没过多久林如海就发现,自己竟然也中了毒。大夫说最多不过五六年的光景,最少的话,那就今日不知明日的。
林如海一猜就猜到了,肯定是上次荣国府的人,来接黛玉的时候中的招。
至于荣国府的人为什么这么做?那还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然而林如海却不想自己的财产,白白被别人占据了去。
于是他暗地里吩咐心腹,把自己的财产一分为二,黛玉那份留了两成,云华儿子那份则是给了八成。
而黛玉的两成大都是不动产,庄子铺子金陵城扬州成的都有。
这些铺子庄子的出息,尽够黛玉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把自己的心腹,全部都安排去铺子跟庄子上,当了掌柜庄头。
以后别人就算想要霸占,黛玉的家产也不可能,毕竟有房契地契在那里。
而庄子跟铺子上的产出,也都是林家的心腹在看着,其他人想要夺取也不可能。
林如海自己没有出现在云华跟前,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出面,说不定云华还能心软,一旦出面事情就肯定僵着。
派了管家把一个大红木箱子,送到云华跟前,同来的还有一封书信。
云华打开一看,上面写他已经时日无多,这是给他亲儿子的家当。
正在云华犹豫要不要还回去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巡盐御史林大人突然倒在任上。
云华最终还是把云朝旭喊来,把事情的一切经过,都告诉了他。
此时已经15岁的云朝旭,很是风度翩翩,十二岁考中了解元。
众人不用说都看得出来,这孩子以后必成大器!
他沉默了很久,才轻轻对云华说,“我去给他磕个头吧!”
云华并没有阻止,人死如灯灭,别让儿子心里留下个念想。
接下来云朝旭考中状元,被皇帝授予翰林院修撰。
回乡祭祖之后,带着云华跟云大去了京城。
毕竟他也不小了,该给他张罗娶媳妇的事了。
现在他明面上过继给了云华当儿子,因此云华陪着他上任,也是天经地义的。
云华刚来到京城,就有那官媒上门了,竟然是北静郡王府的小郡主。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上门,居然说的是南郡王府的小郡主。
再过了一会儿,又有官媒上门,这一次是东平郡王府的小郡主。
又等了一会儿,见没人来了云华才松了一口气。
三家王府派来的官媒,一个劲的都夸自家姑娘好,自己姑娘如何如何的娴静,如何如何的聪颖。
让云华一度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等人走后问才有空玛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玛瑙也是无可奈何的告诉云华,“朝廷决定派位公主和亲。“
却原来前段时间,有外国使臣前来求娶一位公主,做他们国贾的王妃。
只不过皇上的公主都还小,因此大家都在猜测,肯定是从几位郡王府中,挑选一位郡主,然后封为公主嫁过去的。
毕竟以前这种事又不少见,如果实在没有公主愿意去,随便找个宫女替代也是有的。
这也是几位郡王府,都在为她们家小郡主要找出路的原因。”
云华自然不愿意参与到他们的争斗中去,因此这天京城出现了一只流言。
徐州城外极为有名的万华寺主持,曾经给今科状元算过一卦,必须年满二十之后,才能够定亲,否则必定克妻克子!
这传的还挺有鼻子有眼的,就看现如今的状元郎都16岁了,家里都还没有给他定亲,就知道这肯定是真的了。
又过了几年,云朝旭谋了个外放。
这些年在京城新旧两代圣人相斗,大家纷纷站队,像他们这些新进的臣子,所有大臣都把眼光放在他们上面。
站队的升职就快一点,不站队的,那就老老实实在原地熬资历。
云朝旭不愿意夹在中间难做,因此直接谋了外放?
云华是最开心的,终于能够出去浪了!
主子的心情同时也影响下人们的心情。
他们见太太如此高兴,也不禁暗暗期盼起出行的日子来。
在大家都兴高采烈准备行李,准备船只的时候。
这一天晚上,一个瘦弱的姑娘敲响了云府的大门。
这位姑娘哭的梨花带雨,眼睛红肿。
一见门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跪下给人磕头,口中直呼,“求云大人救救我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