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鹤收起黑色的雨伞放在门口的架子上,她肩膀抵着墙面,看到罗拉拉开了柜子的抽屉,然后,将手心朝上,从抽屉顶部的位置,抠下一枚软乎乎的木色橡胶。
安鹤没有露出任何表情。
罗拉也没有,她两手捏开橡胶,从里面取出了一块很普通的纽扣电池。电池由里外两个圆环组成,罗拉一手固定着外面的圆环,一手按特定的顺序拨动里面的铁块,按着逆时针-顺时针-顺时针-逆时针,重复三次之后,罗拉把纽扣电池放置在了桌面。
安鹤打了个哈欠。
她满不在意,余光瞥见纽扣上方出现了一个虚拟电子屏。应该是某种可互动的投影技术,不算特别高级。
虚拟屏上的背景图是第一要塞的外围,安鹤见过一次,绿色的植被很惹眼。安鹤小声感慨:“真怀念哈米尔平原的绿色大树啊,这样翠绿的植被其它地方很难见到了。”
罗拉回忆起往事:“嗯,看来它也给你留下过美好的记忆。”
安鹤耸耸肩,没有说话。
罗拉先是读取了芯片里的内容,然后触摸电子屏滑动,其间,她抬头看了安鹤一眼,紧接着,她点开了屏幕上某个图标:“海狄那边会留下信号发射纪录。监控终端其实就是她床底下的工具箱,待会儿,你找机会按下工具箱侧面的第一个凸起,可以像磁带一样清除掉两小时内的数据。”
“好。”安鹤答应了,对她而言,这完全是件小事。
无线电有特殊的编码方式和接收终端,安鹤瞥见,罗拉给负责人“缇娜”发送情报时,输入了一串数字。
罗拉不太避着安鹤,为了证明真的有将情报发送出去,她甚至都没太调整屏幕的角度。
安鹤记下了那行数字。
情报发送,尘埃落定。
在回宿舍之前,安鹤去海狄的房间玩了一会儿。海狄履行承诺,抽出时间专心地为安鹤制作小小渡鸦,目前已经完成了五只。
……
第二日起,安鹤开始更加频繁地出入伊德的办公室。
这种“频繁”毫不起眼,因为所有先锋队的成员,都被伊德轮流叫进去开会,连阿斯塔也不例外。
和以前不一样,这次伊德没有和大家说明整个作战计划的详细细节,而是将任务碎片化,每个人交叉负责不同的任务。
她们像往常一样,在要塞的正面和东面架起炮台,但只有伊德比较信任的几位荆棘灯才知晓,伊德还在西面和后方也做了布防。
二号坑洞的地下防御基地,在某个深夜更改了密码,并且这个基地不会投入使用。
同一时间,早被废弃的一号矿坑防空洞里,增加了无数的应急装备。
伊德开始改变自己的作战习惯,她好像真的听从了苏绫的建议,告诉荆棘灯的队员们,这次作战不需要全体人员都不要命地冲在前方。
一改常态,她将先锋队分成了三批,最前方的那一批,反而不需要做太多抵抗工作,如果遇到炮火攻击,她们最紧要的目标,是紧急撤退。
安鹤被分在了第二批。
大家都私下议论:苏教授这次肯定是吵赢了,并且是大赢特赢。
和大家猜测的相去甚远,伊德的顿悟是在和安鹤的谈话中发生的。安鹤给了她当头一棒。
那位年轻的荆棘灯以独到的眼光为她提了个醒:“长官,习惯是很危险的事。一成不变的防御体系一定会让要塞走向灭亡,不要让你的敌人太过于了解你的作战方式。”
安鹤说出口的那一瞬间,自己也愣了一下。细想起来,这不就是骨衔青的策略吗?永远让她捉摸不透。
所以伊德很敏锐地改变了作战计划。当然,考虑到自己会有思维惯性,她让荆棘灯们提出了很多建议,然后私下采纳了和她想法背道而驰、但有用的方案。
安鹤长舒一口气,伊德是个强大战士的同时也是个聪明的谋略者,沟通起来完全不费力气,她甚至考虑得比安鹤还要细致。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伊德在原先薄弱的后方防御面上,加装了毫不起眼但火力十足的陷阱——在那之前,从未有人从后方袭击过第九要塞,因为相隔不远就是北方的强辐射区。
第一要塞在南面,只有昏了头才会穿过强辐射区绕到后方进攻。
伊德便假设对方真的有昏头的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