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29章(2 / 2)

“报纸?”江述月问道。

“嗯……”陶栀子本应解释,但是她没有解释,将视线移到了书页的插图上,像是某种无声的催促。

原本可能的追问,在目睹那双殷切等着他讲故事的瞳眸时,生生止住了。

静谧的室内,时钟和心跳声同步,甚至心跳一度快过了时钟,像是某种倒计时一样。

他们仿佛都感觉到了这份倒计时,只不过陶栀子以为是生病的警钟,短暂紧张之后浑不在意。

反而是江述月,他大概也病了。

陶栀子听不出半点江述月的复杂心情,一心思只在心里感叹那沉稳语气之下,带来安心感。

“抵达地狱最底层后,维吉尔带领但丁沿着一条地下隧道攀登。这条隧道贯穿地心,最终通往炼狱山脚。这象征着灵魂离开罪恶与堕落的状态,走向悔改的开端,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罪恶走向净化。”

陶栀子一时间想象不出来但丁的视角,不仅好奇地开口问了一句:

“听这个描述,但丁的世界观里好像相信地球是圆的,他不是来自中世纪吗?”

江述月似乎也预感到了她的这个疑问,耐心地解释道:

“但丁所处的时代,是中世纪晚期,很多学者受到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理学说的影响,认为地球是圆的,从地狱走向炼狱的过程有点像穿过地心走向南半球的过程,当时中世纪的欧洲人对南半球的了解极其有限,这对于但丁来说也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半球。”

“这大概是但丁这么安排的原因,我的猜测而已,听听就罢了。”

江述月发表观点时总是不经意说明出处和可信度,似乎很多人的说话习惯有一点差别。

“好像你猜得很合理。”陶栀子深表同意地点点头,漫不经心地补充了一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不是学术论文写多了,连讲故事都这么谨慎……”

江述月一时哑然,略过了后半句话,接着继续进入讲故事的状态:

“但丁和维吉尔抵达了炼狱山的山脚下,在炼狱山的根部有一片‘炼狱前庭’。这里安置的是那些在生前悔悟过,却未正式赎罪的灵魂。他们不能进入真正的炼狱,而必须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得到救赎的机会。”

这个说法和陶栀子的想象全然不一样,她脑海里忽然想到一个更生活化的比喻:

“‘炼狱前庭’应该就相当于酒店大堂,在上电梯找房间之前需要在这里排队登记。”

江述月略微点头:“是的。”

她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这些灵魂不直接进入炼狱去赎罪,既然他们没有直接堕入地狱,说明他们本就拥有被救赎的资格,为什么而要在‘炼狱前庭’等待呢,难道获得救赎的机会是有限的,他们必须排队吗?”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陶栀子并没有预先思考过江述月是否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她好像下意识认为江述月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哪怕是他的推测,也无比合理和精彩。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