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14章(2 / 2)

这样的天堂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让人遗憾。

“第八重天是恒星天,这里居住着那些成就非凡的圣徒,比如圣母玛利亚、彼得、保罗等。这一层象征了信仰的巅峰,灵魂在这里与神最接近。”

陶栀子发现,“他们三个好像都在《圣经》中出现过?”

江述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是的,圣母玛利亚是耶稣的母亲,是‘神之母’的象征。她的一生贯穿了耶稣的降生、成长以及受难和复活的重要时刻。”

“圣彼得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原名西门,是个渔夫。彼得以他坚定的信仰和对耶稣的忠诚而闻名,虽然他曾三次否认耶稣,但在复活后,他悔改并成为早期教会的奠基者。”

“至于圣保罗,他的出现更多集中在《使徒行传》和他的书信中。最初他是基督徒的迫害者,但在通往大马士革的路上,他经历了一次彻底的灵魂转变,被复活的耶稣显现后皈依,成为基督教最重要的宣教士之一。”

陶栀子对这些故事感到震撼,只不过更震撼的还是背后藏匿的逻辑:“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的神权垄断,他们生来就是《圣经》里的任务,其他的灵魂就算再努力,也永远无法触及这样的高度,永远无法来到第八重天。”

江述月侧目间,光影摇曳在他脸上,像一幅未完成的油画。

“是的,这种分层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灵魂的等级,有点像阶级体系。”

陶栀子想到了什么,忽然间不说话了。

江述月翻到最后一章:“至高天,是天堂的顶点。这里没有具体的形状和分层,象征着纯粹的光辉和神圣的爱。灵魂在这里完全融入神的光辉中,感受到至福的永恒。”

陶栀子闭上眼睛,轻声问:“完全融入?那他们的个人意识呢?会不会消失?”

江述月看着她,语速放缓,如同音乐里的抒情部分:“按照但丁的说法,他们的意识没有消失,而是达到了与神合一的境界。在这个状态下,灵魂不再感到孤独,也没有痛苦,只有永恒的平静与幸福。”

陶栀子轻轻摇了摇头:“听起来很美,但也很恐怖。如果个人意识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整体,那还是‘我’吗?还是说,只是被消解成神的一部分?”

江述月的声音瞬间沉了一个音调:“也许这正是天堂的本质——它不是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幸福,而是让所有的灵魂在神的光辉中找到共同的归宿。但这样的‘至福’,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陶栀子似乎觉得他意有所指,但是又无法捕捉到切实的证据。

她抬头望着他,沉思片刻,轻声说道:“如果真有一个天堂,我不希望它是这样的。我希望在那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自由和意义,而不是被统一到一种标准里。”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