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昭然的帮助下,他们在溪流的上游方向附近定位了一座废弃的高架桥。那是一条曾经服务于货运的路线,数年前因线路调整而废弃。
桥下的空间曾作为临时仓库和停车场,符合半封闭的条件,也可能产生回音。
这里终于完美符合条件了,水声适中,曾经也与运输线路相邻,甚至从这里索引出了好几条人迹罕至的小路,可以通向各个方向。
——这是个很特殊的地点。
经过隧道后,下一步是盘山公路,这一步比较简单,从高架桥附近索引出了一条小路。
盘山公路之后就是林间小路,路面湿润、泥土松散,车辙下陷程度适中,不是常行驶的路段。
盘山公路附近的林间小路实在太多,但是当时剧烈变化的坡度给他们提供了思路。
陶栀子重新戴上眼罩去感受坡度,王昭然则在符合条件的小路做好地图标记。
一番排查下来,一共发现七条符合条件的路,每一条都仿佛开往没有尽头的无人区。
他们如果一条条实验,每一条估计要耗费一天以上的时间,而且这种小路路况很差,老式汽车的硬件有限,很大概率半途出现纰漏。
眼下他们的每一次试错都需要冒着很高的风险。
在天黑之前,陶栀子决定选择其中一条路试一次。
她这次用行驶时间来去掉错误答案。
三人将车开到安州城区边上,重新回到起点。
陶栀子重新戴上眼罩,但是她觉得环境的复原度还不够,便提议道:“将我的双手双脚也绑起来,尽可能复原我当时的感受,全程不要跟我说一句话。”
王昭然倒是轻易找来了捆绑的绳索,但是最后一步是江述月来完成的。
陶栀子认真地凝视着他:“放心绑吧,这不是真正的危险。”
江述月摸了摸她的头,仔细按照她的描述复原出类似陈友维的绑法,并且用一些海绵去保护她的皮肤和麻绳摩擦的地方。
“不痛吧?”江述月转头问道。
陶栀子摇摇头。
一切就绪,陶栀子稍作感受,满意地笑了笑,仰着头闭上双眼,“帮我上戴上眼罩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