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49章(1 / 2)

(' 但是陶栀子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执着,可能在一个月之后就要彻底画上句号了。

驱车驶入横川镇的时候,破旧的牌楼在晨曦中投下斑驳的阴影,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枯叶的气味,萦绕不散。

横川镇主街道只有一条,稀疏的人群和老旧的建筑让人有种被历史尘封的错觉。

陶栀子抬头望着街边那些掉漆的店铺招牌,心头隐隐发紧。

街道很是狭窄,来往的人很少,都是一些小孩和老人,偶尔听到电视的声音,小卖部的货架都积灰了,塑料玩具的包装磨掉了棱角,路边卖炸土豆的摊位也没人看,冷油中浸泡着炸黑的土豆。

看上去一切都很少有人造访。

正巧有有一户人家在院子里洗衣服,几个孩子在墙边玩耍,大人在忙碌,头上缠着少数民族的头饰。

陶栀子会一些方言,试图上前交流,却发现对方说着她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几个路过的孩子在远处皱着眉头看着他们,好奇又害怕,眼神怯生生的。

陈友维在村里不叫陈友维这个名字,而且这里经过了改建,早已找不到关于他的痕迹。

“可能年纪大的人能知道些眉目,就是不一定会愿意和我们交流。”

陶栀子站在小巷口,感应到什么,猛地一回头,发现远处围墙上有正在偷看他们的孩子,对他们的到来似乎很是戒备。

他们试图靠近几位正在晒谷子的老人,但对方听不懂普通话,只是摆手示意他们离开。

走了一段,陶栀子从独特的建筑特点得知这里应该是某些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多数人都听不懂西南官话,交流很成困难。

这大概也是这里比较闭塞的原因。

这么一看,反而加深了陶栀子对这里的怀疑。

她目光一凝,觉得有些端倪:“如果在这里沟通这么困难,代入陈友维的视角,反而是好处,给警方的追查大大增加了难度。”

无论是地形还是沟通。

闭塞、偏僻,信息流通受限,即使有什么异常,也根本不会传出去。

两人继续往镇子深处走,一路上陶栀子感受到很多种目光,但是在自己回头的瞬间,这些目光又会躲藏起来。

她试着用更加地道的方言和当地人交流还是无果,甚至在纸上写下陈友维的名字,老人们茫然地摇头——

不是不认识这个人,而是不认识这三个字。

她一次次感到挫败,但是依旧鼓起勇气像陌生人继续打听。

她叮嘱江述月不要开口,以为一旦暴露外地口音在这样偏僻的小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