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爷爷在侧,我将事情原委细细道来。因为心里责怪平康大妃,叙述时总把矛头指向她。大妃并不介意,静待我讲完,一点也没辩驳的意思。
主审人依然是郑未蔷,刑曹尹大人一旁录案。
大妃轻轻一哂,点头说,元小姐讲的都是事实。她很敬佩玉溪夫人,万分艰难地,生下先主遗孤。
接着走至我面前:“喜儿,那晚我讲的话,是真心的。你还记得我讲过什么吗?”
孩子留在王府,是最好的选择。她又望向爷爷,似乎想得到他的认同。
女人拧起眉头:“可是后来,孩子却不见了。”
她见我不信,又说:“你昏睡后,有人飞入王府内室,劫走了孩子。来去无踪影,就如一阵风。”
郑伯伯便问,还有谁看见。大妃摇摇头。
我咽住了声音。郑伯伯不问了。而今日的前桥阁是冯坚代理,他们家几代与世家贵戚交好,不会帮我质疑大妃。
屋内众人都未啃声,只有我说:“怎么可能呢?除了你我,谁会知道内宫有个孩子在王府?”
接着冯世伯咳嗽几声,随后对爷爷笑道:“丞相府的周娘子与玉溪夫人交好。那段日子,她常送吃食入宫。”
爷爷抿抿胡须,慢慢回答:“老二媳妇与内宫女官都有交情,不止吃食,交换些针线花粉也常有。”
于是冯坚表示,老师无须多心。
“学生只想说,女人怀胎十月,周遭的人不可能毫不知情。”
我微微乍然。除了绿桃,还有谁会知道。
冯坚又说:“内宫并不大,四街五巷,先主为节省开支,又锁去大半,只剩零星宫门还开着。”
“对不对,郭将军?”他突然转向他,“新君临行之前,将皇城内外都交付于你。小小的内宫,大人早轻车熟路吧?”
我也转过身。郭池依然与镇国公府的人站在一处。他未说什么。右边却有个瘦小男子,唇上两撇胡子,梳得齐整,干瘦的身板,腰上束一条金灿灿的宽绸带。十分惹眼,与铁麒麟推崇的质朴完全不同。
他代替郭池回答:
“冯大人可是胡诌。内宫岂由外男随意来去呢。”
于是刑曹引来一位妇人。原来是庄嬷嬷。她是公主的乳母。除去我,乌泱泱一窝人,她只认得郭池。
她立刻开口:“郭将军很好。公主生病配药,他总愿意帮忙。公主要吃乳酪,晚上闹腾好几次。他都亲自开宫门等着。”
刑曹又问,那夜元小姐探访公主,后来提食盒出宫,是否刚好遇到郭将军。
庄嬷嬷点头:是的,元小姐跟随王妃回府换衣裳,郭将军一路上很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