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福郡主府生机勃勃,小衡王府也安抚妥当,花厅内欢声笑语,惬意又热闹。数了人头,还剩韦家小姐没来,她精于诗书画,眼界甚高,平常就比旁人高傲些。我站于门口,见小轿落地,亲自撩开帘子。
“大姐姐肯赏光,蓬荜生辉。”
十三岁左右,我曾去她家小院念过两年书,不过没天分,后来她不教了。这些年过去,人一点没变,身轻而目锐,清浅闻风过,戏谑世人香。眼波一动,只听她说:“元小姐侍上御下,调度内廷,如今是京都的头面人物。我来瞻仰瞻仰。”
连忙拾起她的裙摆,免得弄脏,她昂首走路,我就如走狗似得跟在后头。
花团锦簇,沉香绕梁。众人围着皇后,一会赞她容颜明媚,一会称此苑林宛若仙境,一会说她治理内廷严明有序,一会又说她恩爱夫君孝顺公婆。反正别人说什么,她都不谦辞,巧笑嫣然,浅樱色的胭脂盛开如花。
等到各桌的杯箸碗碟一应俱全,我便请各位落座,然后安静立于皇后身侧。小冰回头,让我去准备洗漱的手巾,于是我立刻走出来。午饭也没吃,放松后才觉得饿,孝姑在偏厅留了饭,揭开竹筒盖子,饭还是热的,汤有点冷,我懒得再去厨房,拌在一处嚼起来。
今天的琼华宫很热闹,就像从前在家一样。我习惯热闹,刚来宫里,总觉得太冷清,不及家里热闹。不知岐州怎么过龙抬头的,大伯伯能不能回家呢,回去也是吵架。我曾一度庆幸能逃离那个泥潭,可如今宫里的热闹也不属于我。摸出郭池的信,想看他劝我别想家的那段,结果还是那只兔子,露着爪子露着牙,朝我憨憨直笑。
小宫娥见我独自吃饭,跑去膳房端来两盘菜,又告诉我:“刚才宫门口又来一位贵妇人,犹犹豫豫立着,是姐姐去接,还是告诉孝姑姑?”
我立刻站起来,还有谁会来。走到那里,原来是郑伯伯的夫人,装扮十分简朴,穿着雪青长袄,发髻上只簪了几枚珠子。
“我原本推辞不来的,在家里想着,还是来吧。是不是来迟了?”
连忙接进来,想一想,请人进了偏厅。
我笑道:“大夫人,先陪我说说话,等到席间要水洗漱,我再安排你进去坐。”
正好后院一阵欢笑嬉闹声传来,但是对面的妇人却愁眉不展。想到郭池的信,她这番忧愁,自然是为了夫君。
“我想…还是别进去的好。”她微叹,“我也不该来,要是叫他知道,肯定同我吵起来。”
我便说,如果有事想单独告诉皇后,可以换个时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