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大人接着回禀:“陛下,不知河道进展如何?等到下榻山庄,臣再向褚老师请教。去年提走十二万,不过几个月功夫,如扔去海里一样没了踪影,只怕今年用得更狠。若外库不够用,是否需要大都府调度周济?这样的话,养蜂场先不提了,其它几项日常花销,也要斟酌省俭些。”
我抬起手:“河道原是我的主意,只花外事库里的钱,不用影响内城的用度。养蜂场的事,你们去做吧。年头前桥阁的会上我已经答应过,人都来了,不用扫兴。”
对面的二人立刻道是。过一会,我又问:“大都府的开支,除去羽林卫和内宫,还有哪几件大头?”
韦伯林忙回答:“只这两件是大头,大约占了六七成。另外的,就是发放在籍京官的俸禄。除去这三件,每年几次祭祀要花钱,逢年过节要放赏;郊外的山庄园林,譬如九鹿与玉泉两处,虽然空着,也需人打理;南山寺还算皇家的,每年固定拨一项,留着供奉佛祖;还有各位王爷王妃,出嫁的公主郡主,宫里有年纪的太妃,有爵位的公爷侯爷,有封的诰命妇人,这些人的生辰要备礼,不过这些只是小钱而已。”
我侧头说:“去年的帐上,倒没留下多少。”
士荣笑道:“是的,去年事多。接太后回家,跟着封后大典。内廷的几座宫殿装饰,花草园艺都要钱。不过这些还好。另外,陛下去了趟永昌,一来一往带着近千人的伙食车马费用呢。后来到年末,主上念及几位将军劳苦功高,跟您奔波这些年,又是一波封赏,所有用得比旧年多些。”
韦伯林有些惊讶,身旁的老鼠脸男人,竟敢含羞带笑说主君花掉太多钱。
人本来坐着,我沉下脸,他立刻趴到地上。
“陛下别气,小臣妄言了。陛下放心,近些年内城经营得不错,每年皆有盈余,能花上一辈子呢。是不是,韦大人…”
韦大人并不理他。我扯开纱帘,问还有多久能到。
王琮探路回来,向前三里地就有入口,不过不让他进。果然出现蜿蜒小径的入口,却有官府的人看守,左侧有五间屋子,高门重锁,倒像官衙办事的地方。
我跳下马车,命令韦伯林带上王琮再去问。原来这条小路是捷径,沿坡向上,风景十分雅致,碎石路铺的齐整,两旁皆是翠竹,折弯突出的大台阶处,还筑起六角亭供客人休息。
从亭内向下望去,我好奇问道:“从正面大门连上来的大路,那一带怎么没修?”
韦伯林连忙走近:“正门锁了。这一带山脚住着几户卖糖卖盐的商户,从前兵荒马乱的时候,偷跑上来玩,所以这几年总不开门。之前陛下提过,等山庄打理完毕,要请太后娘娘过来闲养几日,故而更谨慎,闲杂人一概不放进来,免得弄脏温泉池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