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边!这边!”
“注意脚下!”
狸山上的临时避难所,是在一个相对平缓些的坡上,靠着剃了下半截树枝的几十根直挺挺的柏树搭建起来的,用上了竹子,顶上再铺油布和稻草。
因为有坡度,大部分的雨水都能够直接流到边上去。
至于漏网之鱼的小部分,经历了这样大的雨和泄洪这样大的事情,已经没几个人关心那点儿连汗水都比不过的小雨滴了。
而山上的主要负责人,竟然是这几年在村子里甚少见到的孟寒雁,此时正戴着斗笠,一手举着火把,一手安抚村民,同时也给刚上山的人指引方向。
孟书吏的能耐,上河村不少人都是知道的,这会儿看见她在,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许易水?”
孟寒雁一眼就看见了缓坡下边的许易水,以及她身上背着的苏拂苓。
“到了。”到地方了,苏拂苓赶紧示意许易水将她放下来。
“你们在那边。”抬起手中的火把,孟寒雁指了个方向。
眼观鼻,鼻观心,孟寒雁是难得的看见许易水背着苏拂苓没有调侃或者露出什么暧昧的笑容的人。
她们的火把在路上被雨浇透而熄灭了,好在路上人多,总有还**着发着光的火把。
许易水点了点头:“谢谢。”
避难的这个棚子搭建的时候,许易水也来帮忙过,对这里还算熟悉。
大体上的位置划分都是以家庭为主的,同一家人会住在一圈相对比较近的地方,若是那些家里只剩一个了的,就集中在西边的位置一起,也好互相照应着。
“那边儿还有干的稻草。”
孟寒雁看了看苏拂苓淌水的蓑衣,又看了看许易水已经湿透了的整个人。
稻草的用处很大,比如铺床,比如隔开湿漉漉的地面,让自己这段时间能稍微睡个安稳些的觉。
“修整完了之后,许易水你记得过来找我一下。”
“嗯?”许易水看见了孟寒雁脸上严肃的神情,“好的孟书吏。”
许易水领着苏拂苓往定好的安置点去。
“饿了没?”
走了好久了。
“这还是晚上呢,”苏拂苓摇了摇头,疑惑地看向许易水,“你晚饭没吃饱?”
那倒没有,两个人今天晚上吃了不少东西,还都是带油水的。
“许易水?!!!”
黑乎乎的林子里忽然蹿出来个人,许易水下意识后退着伸出手挡了一下,将苏拂苓护在自己的身后。
雨棚里,火把的光恍恍惚惚的照在来人脸上,许易水终于看清了是谁:
“黄静思?”
“你怎么在这儿???”
黄静思的目光却径直落在了许易水的身后,歪着脑袋去打招呼:“嗨~小嫂子~”
“你还记得我不?”
打完招呼,黄静思才想起来:“噢!”
“我忘记了,你眼睛看不见!”
黄静思正有些懊恼。
“记得。”
“昧了我一个斗笠和吃了我八个馒头的茶馆老板。”
苏拂苓莞尔一笑。
“我的眼睛已经恢复了。”
许易水:“……”
她果然对那个馒头有执念。
听到苏拂苓的话,黄静思也挠了挠头,笑得颇为不好意思。
“啪!”
下一瞬,裤腿上又挨了许易水一脚。
“问你呢,你怎么会在这儿?”
“我来报信儿呀!”黄静思又将先前跟鲁林讲的,关于孙黛青和里长还有衙役的那些事情,给许易水复述了一遍。
“这帮混账!”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女音,正是刚才还见过的王蔓红。
“那个衙役怕是到现在都还没来!”季丽蓉也气愤得不行,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一边说,季丽蓉一巴掌拍在了雨棚中间的柏树上。
紧接着,整个避难所都抖了抖。
“哎你!”王蔓红赶忙去打她,“说话就说话,你动什么手!”
“拿这儿当家里啊?”
“我看你待会儿弄垮了怎么修!”
数落着,这边儿的气氛就这么热闹了起来。
季家的安置点就在许易水和苏拂苓边上,两家关系本来就好,这会儿在一处,都满意得不行。尤其是季翠翠,见到了黄静思后,更高兴了。
她们三也很久没有聚齐过了。
“行了,”王蔓红喊停,“先把东西收拾好,叙旧有的是时间呢。”
“对对对,”黄静思点头,“待会儿还得去找孟书吏,她特地叮嘱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