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联邦第五自治星 > 第9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96章(2 / 2)

只见这个不知道哪儿来的用户,将几个图片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帖子里的人之前都在看自己星球的直播间,直播镜头里大部分主持人都是站在人群之中艰难采访,所以刚刚各自看直播的时候没发现不对劲。这位大哥发的是华夏直播间才有的俯拍图,他把华夏时间6点、9点、12点、15点四个时间段偶然出现的俯拍图凑在一起,竟让人疑似看到了神迹的诞生过程。

组图中,6点那张俯拍图里,建造场地较为空旷,不过数千台工作机器人已经开始四散开来,建筑工人陆陆续续从不同的方向走入画面之中。

到了9点,一部分人的智能屏幕在俯拍图中闪烁着微弱的光,像极了天将破晓时天际的星光、数量货物车将一批又一批货物堆放在仓库中,机器人与材料负责人双双行动,长廊般的仓库道口占满了人。

12点,建筑材料开始往中间聚集,明明是静止的截图,但是大家仿若能看到这个场地“动了起来”。

三个小时之后,仿若魔术一般,传言中不到半年不成型、不到1年不出仓的宇宙空间站,竟已经架起了脊梁。

对比图一出,整个帖子安静了整整一分钟,随后如同暴风席卷而过,将这个帖子吹到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来看个仅需9小时建造出的奇迹吗?】

第77章 七十七

9个小时能做什么?

在旧科技时代,9个小时勉强能飞大半个星球,在新科技时代,9个小时最多能跳跃3次传送点,也或许能上一节让机甲系大部分学生十分兴奋的实战课,又或者是进行一场浪漫的约会。

但是也仅限于此了。

人类的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如同“活在当下”的肆意洒脱——大部分人一生都是如此度过,还有另一种,则是需要写在政策、甚至遗言里的“百年大计”。

就如生物机甲,人类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并且做好了用上百年的时间去研究它的准备。

比如几百年前不同星球上的人类往宇宙深处发射出的信号,如今也变成了即将持续几代人才能追踪的存在。

无论是“建设”还是“研究”都属于人类社会中需要“时间”才能延续的项目。

所以一开始人们冲着“奇迹”点进来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他们会在一个像素不算清晰的视频中看见一个“建筑”的崛起。

当不少人顺着链接来到华夏官网的直播频道时,更惊讶地发现,几个小时过去,原本只有模糊形态的空间站竟然已经有了雏形。

整个场地中,机器人与机甲凌而不乱,更有不少人类穿梭其中——他们还看到了更让人惊掉下巴的场面:有个人类不知道嫌弃机器人动作不够精准,竟然推开了机器人自己上手,然后接口一接一个准。

原本打算看华夏人笑话的代表团已经在这里站了一天了,此时此刻已经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有这样的能力,这些年竟然在星际间默默无闻……”

华夏这个空间站造了三天,不少人就在直播中等了三天,亲眼见证了华夏人24小时不间断地运作,人累了就换一批,机器运作极限了也换一批,有更多的建造过程不宜公开,但是就他们目前所知,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误操作导致某些零件需要重置——也就是说,这样大的工程,华夏人不仅仅加班加点完成了,甚至全程没有出任何的错。

华夏时间的四点后,空间站经过检验,搭载运输器,即将前往柯伊伯带。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在运输器预计起飞的前2个小时,华夏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同步连线了已经在柯伊伯带等候的文物修复团团队,骆清逸因为身份特殊得以参加了会议。

“我们刚刚得到的消息,银河系附近出现了星际海盗的活动轨迹。”

提起星际海盗谁都得皱眉,这群团伙一开始就喜欢在边缘打劫,后来无意间将三个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星球变成自己的驻扎地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比帝国和联邦都要积极寻找未开蒙的星球,然后给他们灌输思想,从这些星球上开采资源,竟使得原本较为落后的武器有了材料来源,加上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发了几笔横财,近期活动十分频繁。

这也是联邦想尽快整顿帝国诸星,甚至不惜放弃华夏自治星以及不少星球的利益,就是希望能赶紧把帝国解决了然后将精力放在星际海盗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