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想着闺女的红头绳有着落了,那家想着下个月老爹寿宴能穿套新衣服了,另一家想着到时给孩子娘换双新鞋。
似乎连老天爷都听见人们渴望的心声,当天傍晚就下起雨来。在雨水的滋润下,春笋长势愈发喜人,人们也乐开了花。
大家都很珍惜赚钱的机会,不用韦公和六婆婆敲打,自发的相互监督,不是看谁没做好,就怕自家做得比别人差,到时候人家不收。
榕树村村民收到消息时山里的野山笋都被掰光了,毕竟现在山头之间管制得不严,除了靠自己村里的那几座山,剩下的都是无主的,谁去那里找吃的都可以。
榕树村村民备受打击,觉得明明周勤是自己村里人,却偏向外人。
黄家庄子的田不给他们佃租,还要刘家不收他们的菜干和芋头,现在有钱也不给他们赚。
年轻气盛的汉子,自视甚高有长辈观念的老人,多嘴贫舌的妇人,几帮人围在一起忿忿不平,说要去周勤家讨个公道。
吵着要去时人人都像个勇士,真的要人站出来时鸦雀无声。
最后村正和儿子阿盛去,本想拉着阿锋、小江这两个和周勤有点交情的去,结果两人家中长辈强硬说不准去。
拿这一点原本就不热络的情谊去打动别人简直是笑话,两家人可不管别人怎么说酸话,只敲打家人别出去和那些人混,做好自己本份之事即可。
村正说不认得路,要周二顺一家出一个人陪着去,周财对徐丹的美貌念念不忘,主动举手。
周财见过原来的石头房,这会又看见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妒意更胜。
村正和阿盛心里突突的,只觉得他们站在人家门口就已经输了。
小义正在门口的竹椅上剥笋壳呢,看见他们心中虽厌恶,但还是进门跟张妈妈说了一声。
张妈妈听后去内院通知了周勤。
周勤正看书呢,听后冷哼一声,逗了一下女儿,再给自家娘子倒杯茶才往外走。
阿盛见这么久都没人出来招呼,小义又这般冷淡的态度,一时便火上心头。
“小义,你怎么这么没礼貌,我爹这把年纪了亲自上门来,你也不知道起来倒杯水。”
“我腿都断了,没办动,要我去倒水也可以,你得先背我进厨房才行。”
如今小义都离了榕树村了,用村正的名头压他还能管什么用呢。
况且徐丹早说过肯定会有人上门来的,这不,料事如神啊。
事情一旦被人先提起预想出来,就一点威信力都没有了。
周勤在两方的对峙中缓缓登场,他目不斜视,住竹椅上一坐,也开始剥笋壳。
阿盛到底年轻,哪里沉得住气,“周勤,我听说你去大韦村说收笋干,这事你怎么不找我们村里,好歹是一个村的人,你怎么反而去帮外人呢?”
周勤连一个下巴都懒得给他:“我自己都不记得多少年前你们就不把我当村里人了,怎么现在你们反而自打嘴巴起来?”
“你……”
村正拉过自己儿子,苍老的脸上是藏不住的精明,“周勤,人要学会向前看,若不是这一段经历,哪有你现在的成就,从前的事你也该放下了吧。”
周勤抬起头,毫不畏惧的盯着那双眼睛,幽幽说道:“我早就放下了,正是因为我放下了才能过得这么好的,村正,您说是吗?”
“我做为村正,总要顾全大局,你也要理解我才好。当时我也上门劝过你二叔,凡事留点余地,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我还在想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你们的矛盾,你自己却说要搬来此地生活,我也是心痛的。”
村正垂着眼,沙哑浑浊的声音传入耳畔。
周勤以为自己至少会有些动容,可是竟然觉得没意思得很。
原来有些人装习惯了,连歉意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好像自己不原谅,就是不知好歹。
“村正觉得管一个村子很难,那就辞了这头衔吧,何必如此勉强。您子孙满堂,不缺孝敬,不如在家享天伦之乐好了。”
“你……”村正大概不知有多少年没被别人当面下脸了,气得腮边肉直抖。
阿盛忙给自己老爹顺气,指着周勤鼻子说道:“周勤你别太过了,不过得贵人高看几眼,又不是你的真本事,你狂什么?”
周勤看他像个跳梁小丑,淡淡说道:“凭今天你们上门,而我坐在这里。”
村正想着自己都上门了,若还是一无所获空手而回,那脸往哪里搁,想到这,态度便软了下来。
“周勤,你当真要如此行事?就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吗?”
“谈生意便要有筹码,不知道村正有什么筹码跟我谈?”
“这……”如今是他们求着人家,他们手上哪里有什么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