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高门大户的他们也没去过,况且并不是只有卢公子两夫妻,卢老爷和一众人等都在呢。
刘老爷和刘太太也笑着朝他们打招呼,“恭喜你们了。”
周勤在外间,男人们喝酒聊天,谈天说地。
徐丹在内院,几人围着她问绣图如何创新等等,她都笑着一一回答了。
两人傍晚回到小院时,脸都笑僵了。
徐丹不知怎么,突然觉得索然无趣起来,“周大哥,我想回家了。”
除了想家,她还隐隐察觉到了不对劲,为何卢家今天没问那天买绣图的人是谁。
照理说人人都有好奇心才对,他们竟半点没提,这太不寻常了。
既不提,又好像故意避开这话题似的,还对他们很有礼。
天子脚下皆重臣,说不得就是哪个皇亲国戚,徐丹不敢深想。
周勤也不是从前那一点事也不懂,没眼色的猎户了。
“那我这两天去安排一下,刘大哥他们肯定没那么快启程,我们跟着商队一起走,这样安全些。”
“好,我听周大哥安排。”
两人其实早已归心似箭,不仅是想蜜蜜,也想着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这里虽繁华,却始终让他们觉得很疏离。
刘少爷听说他们想念女儿要赶着回家,忙说会帮他们安排的。
五天后刚好有认识的商队走货运,便约定五天后出发。
周勤和徐丹又高兴起来,赶忙跑去买礼物。
中途有一天两人备上了礼品,上门给卢家道别致谢,又去看了一回刘锐杰和黑豆,和刘家说些体己的话,然后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行车慢,两人上路后反而不急了,闲时聊聊天,读读书,再回忆一下京城的美食。
有一天突然半路下大雨,商队只能带领众人临时躲在不远处的破庙那避一避。
周勤因着怕徐丹路上不适,带了不少的吃食。
他野外生存技巧很好,所以可以生火热干粮,烧热水,顺便能让徐丹烤一下身上的衣服。
徐丹看一路上同行的一家人羡慕的看着那暖融融的火堆,孩子们对着热饼吞口水,便招呼他们过来挤一挤。
那家男人还有些犹豫,他媳妇却大方行礼道谢,“多谢小娘子了。”
徐丹笑道:“哪里,举手之劳而已,出门在外互相帮助的应该的,这都是小事。快过来,别让孩子冻着。”
那妇人拉了孩子到身前,出声教育道:“快谢谢这位婶婶。”
“谢谢婶婶。”二个男孩一个女孩,看着就知道是有礼仪的人家。
“不客气,吃点东西垫垫吧。”
徐丹给他们了一些吃食,孩子们看了自己母亲一眼才接过,又谢过一次。
雨下得又大又急,看来今晚没办法到客栈投宿了。
果然商队来人通知要就地休整一晚,明天再上路。
这也是没办的事,大家除了叹气也只好找铺盖安顿。
人一闲着就嘴馋,这会也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周大哥,可还有什么吃食吗?”
周勤想了想,“丹娘,吃烤鸭吗?”
两人买了好几只烤鸭,本来是打算拿回去送礼的,这会吃一只倒也没事。
徐丹点头,周勤见状便去和商队换了些大米来煮粥,破庙里有些柴,想来是行路之人留着给他人行方便的。
周边有些野菜,周勤早在下雨时留意过天气,趁刚刚雨势小的时候出去找了一把,正好用来配着烤鸭吃。
因着外面下着雨,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所以食物的香味全都在破庙里打转。
“咕噜咕噜”的声响传来,大家都不由朝那声音的源头望去。
原来是同行那家人的一家之主,他留着胡子,再正抚须掩饰尴尬。
徐丹见他虽有些清高,但至少吃食都进了孩子们的嘴巴,也算有几分高看了。
周勤看了徐丹一眼,徐丹笑了笑,周勤便装了一些饭菜拿过去给他们。
“多谢这位兄台,只是无功不受禄,有道是……”
那男人还没说完,他媳妇便截过话头,双手接过,“大兄弟,多谢你了,也替我谢谢你家娘子。”
“不用客气,你们请慢用。”周勤转身回到徐丹身边,两人笑了笑。
原来是个读书人,只是嚼文嚼字来得不是时候。
夜晚温度降低,周勤让徐丹好好休息,她自发守夜看着火堆。
毕竟是陌生的地方,又有这么多人,还是小心一些的好,凡事都应该警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