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义忙把准备好的喜钱和喜礼往景晟、蕊蕊、蜜蜜和阳阳怀里一股脑的塞。
待开了大门,周勤便一身新衣悠悠然站在那,几个孩子很机灵的又跑到周勤身边。
小义忙上前躬身行礼,两人又进行一番对答。
媒婆照例要唱颂吉诗,又洒下许多喜钱喜糖喜饼才过了这一关。
凡事事不过三,再拦便有阻挠之意,反倒不美了。
媒婆高声道:“石家俏儿郎,特来迎娶徐家娇女,请新娘移步!”
雀儿手持团扇,行却扇礼,在韦婆婆的搀扶下缓步走出。
红嫁衣随之轻轻晃动,勾人缠绕,让人想一探究竟那喜团扇下是怎样的一张容颜。
小义没了刚刚的稳重,愣了半晌,在众人的起哄下才走到雀儿旁边,接过她手里另一头的红花绸缎。
小义低头轻声道:“雀儿,我来接你了。”
声音被众人的欢呼声掩盖得一干二净,却清晰的传进了雀儿的耳朵里,一颗心好像便没那么紧张了。
等雀儿上来花轿,小义骑上大马,迎亲队伍便开始启程了。
“起花轿了!”
一阵欢笑声和祝福声围绕在山谷。
人人脸上都是喜庆的笑容,蜜蜜他们又闹着跟花轿去了。
锣鼓声鞭炮声渐渐微弱下来,徐丹站在门口,心中又喜又酸。
张妈妈过来拍了拍徐丹的手,暗道她何尝不是这般的心情呢。
那时雀儿还是小小一点的孩子,一转眼,时光匆匆,她们增添了年岁,雀儿便嫁人成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也许是因着刚刚的一番喜庆,这会便觉得家里有些冷清。
庄子那头一阵阵的鞭炮锣鼓声不断传来,新娘下轿、跨火盆、拜天地、入洞房,每一个环节似乎都在眼前一一呈现。
张妈妈道:“丹姐儿,我们吃饭吧。等回门便能见着了,以后还是一样的。”
徐丹点点头。
周勤和孩子们是晚上才回来的,几个孩子大约是第一次见着成亲的场面,一时手脚并用的比划起来。
周勤喝多了,早早躺下睡着了。
三朝回门,雀儿一脸娇羞,稚气的脸上染上了几分娇媚。
等两人见了礼,徐丹便将雀儿拉到房间询问了一番,自此一颗老母亲一般的心总算安定下来了。
次日陆先生上门说重阳时有几个老朋友想过来看看他,问周勤和徐丹方不方便接待收留一二。
周勤和徐丹忙道方便,随时欢迎。
两人心知陆先生和景晟、蕊蕊的身份不一般,来的好友当然也不会是一般老头就是了,所以便好好准备起来,以免失礼了人。
景晟和蕊蕊却高兴不起来,他们知道这般无忧无虑的日子快结束了,心下不舍,所以更是整日和蜜蜜阳阳混在一起玩,也常常缠着徐丹做好吃的。
只不过陆先生的三位朋友来时周勤徐丹他们正在田里割稻谷,几个老头子知道后丢掉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挽着裤脚就下去帮忙。
徐丹在岸边看住了孩子,却没看住老人。
周勤也没想到会是在这般哭笑不得的情况下迎客的。
陆先生十分随意道:“周勤,你叫他们钟老、柳老头和宁老便成。”
周勤一手的泥,只好鞠躬一一行礼,“钟先生好、柳先生好、宁先生好。”
钟先生抚须道:“好说好说。”
柳先生笑道:“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啊。”
宁先生揶揄道:“来这念什么试,咱比比,看谁更老当益壮。”
“比就比,我会输给你。”
“就是就是。”
陆先生忙说请周勤做见证。
蜜蜜缠歪上来,“我来我来,我来做爷爷们的见证人,我可公平啦。”
宁先生忙道:“哟,这还有个小仙童呐。”
“嘻嘻。”蜜蜜已经知道什么是小仙童了,开心的露着小白牙笑得要多甜有多甜。
几个老人家便夸了又夸,夸完蜜蜜也不落下阳阳,正还要夸下去时,景晟来了句:“先生们是来比口才的?再说下去人家都要把稻谷割完了。”
宁先生忙道:“你还是这般不可爱。”
说完则赶紧掉头去割稻谷,剩下两人也不甘落后,只有陆先生一派安然的坐在竹棚徐丹旁边大言不惭的开始点菜。
徐丹抽着嘴角,要不是早知道他们出身不凡,还以为就是一群胡闹又贪吃的老头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