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47章(2 / 2)

民间可吃不起这种排场的茶,如果次品茶叶的涩味确实更重的话,确实需要加更多调料去中和,不然根本没法入口。

“等等……”想着想着,她忽然一顿,“蒸茶?”

“是啊。”薛涛理所当然道,“茶叶都是蒸制之后再发酵,最后做成茶团、茶饼。”

“茶叶不是炒出来的吗?”高泠下意识地反驳。但旋即她就反应过来了,对啊,这个时期的大唐,连铁锅都还没普及,食物的烹饪方式也多是蒸、煮、烤,炒菜也好,炒茶也罢,自然都没有条件。

听到她的话,薛涛也有些好奇,“茶叶要如何炒?”

“用铁锅炒。”高泠答道。

薛涛失笑,“民间哪得那许多的铁器。”

民间没有,但玩家有啊!

高泠忽然意识到,这似乎也是一个商机,不但能够喝上自己熟悉的茶,也能将茶叶的价格打下来。毕竟只听说采茶要在明前雨后,从来没听说过只能在太阳没出来之前采茶的,没了时间限制,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不过她自己对做生意没什么兴趣,回头把这个商机告诉游悠悠,让她去操心吧,那家伙似乎很缺钱的样子……

见她又开始出神,薛涛自顾自地喝起了茶。

大唐人喝茶,跟后世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尚细品。

《红楼梦》里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但唐朝人喝茶却是豪饮,只有喝得够多,才能领会茶中真趣。

卢仝有一首诗写得十分详细:“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喝得够多,甚至能成仙。

既讲究又豪放,或许这就是大唐吧。眼看薛涛一个人喝完了一壶茶,高泠不由得心下赞叹。

至于茶和酒一样,喝多了也能激发诗性,就更没什么好奇怪了。

高泠被薛涛指使着帮忙磨墨,看着她挥毫赋诗,感觉十分有趣。

“小娘子解诗否?”薛涛忽然转头问她。

高泠老实摇头,“音韵美、意境美这些还是能看出来的,至于平仄格律,乃至用典用事,大都不懂。”

薛涛目露可惜之色,“你这样的人物,怎么竟不懂诗?那你会什么?”

“乐器都会一点。”高泠尽量矜持地说。毕竟年轻,被人这么褒贬,还是有点不高兴的。

薛涛来了兴致,“我这里大多乐器都有,可要试试?”

高泠选了古琴,净了手,坐下来时,薛涛已经在一旁焚上了香。

乐声泠泠,香烟袅袅,薛涛一开始还有心点评高泠的造诣,后来就渐渐神思浮动,目光迷离朦胧,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她已经不年轻了,人生中有太多的经历可供回想、品味。

直到一曲终了,薛涛回过神来,看向高泠,笑着问道,“天兵之中,都是如你这般有趣的人物么?”

高泠认真地想了想,还是点头道,“虽然不知道你说的有趣是什么意思,不过天兵确实都挺有趣的。怎么样,要不要去我们那边看看?”

薛涛注视着她,见她表情认真,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样的情绪。

她生于蜀中、长于蜀中,似乎也该老于蜀中。不只是薛涛自己这么想,别人似乎也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许多年里,有那么多人来来去去,却从来没有人对她发出过这样的邀请。

要不要跟我一起走?

孔夫子说:四十不惑。薛涛本以为,到了她这个年纪,应该什么都看清了、看淡了。

可是听到这句话,心中竟还是会如同少女时期那样,涌起无尽的期望与畏惧。

不是无望地留在原地等待,不是无力地看着别人来了又走,而是自己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曾见过的风景。

……

开启了北口守捉所的复活点之后,雁来看着再度归零的气运值余额,不免有些心痛。

大电影转化来的气运值增长已经逐渐停滞,以后就没法再快乐地躺着数钱了。

好在目前的地盘也足够消化一段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