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57章(1 / 2)

名正言顺……这本该是朝廷的立场啊。

这一刻,李纯终于明白雁来要做什么了。

她要做王莽,不,她要比王莽做得更好,她要天下人都来支持她、期盼她,主动推着她坐上自己的这把椅子。

所以,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她非但不会对他做什么,反而会像今天这样,让人来提醒他,怎么做才是对的、好的。

她要他保证大唐的平稳、安宁,直到那一天到来。

何等骄傲、何等自信!

这一刻,李纯也不由得为这份气魄所慑。

有唐二百年,不,自从秦皇横扫六合以来,这样的气魄,还有第二个人吗?就算是秦皇本人,或许打天下犹有胜之,论到治理天下,也多有不如。

这就是天兵带来的天命吗?

李纯既想哭又想笑,跟她比起来,他曾经的雄心壮志,显得多么苍白、多么可笑啊……

上天待他何其残忍,既然不打算将天命给他,又何必生他?

眼前忽然一阵阵发黑,李纯连忙伸手撑住面前的桌案,缓了好一会儿,那种晕眩感才终于消退,但他的心还是突突地跳着,仿佛随时都能从胸腔里蹦出来。

过了很久,李纯才翻开手边那份奏折,提笔在后面写了个准字。

然后他才抬起头看向郝主任,“你、你们,还想要什么?”

这算是他对这份提醒的回报,郝主任也不客气,“若是陛下不介意的话,我们想重开洛阳宫,再设丽正书院,做修书之处。”

顿了顿,她又强调,“只修书。”

毕竟大唐朝廷开设的这些书院,弘文馆、集贤殿乃至国子监之类,全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一般来说都肩负着制定朝廷典章制度、监修国史、劝谏皇帝、教化天下之类的工作,教书和修书,反而都是次要的。

“洛阳宫……”李纯目光幽深,竟一点都不意外。

早在她将洛阳的传送点设置在宫中时,应该就已经在谋划这一天了。

但是这条要求没有写在奏折里。

这就是天兵的底气吗?

之前的幽州节度使也是,她想要的,偏偏不主动上书索要,而是让他来主动给。

要是不给会如何?

第185章 到底是谁给了皇帝这么大的刺激?

翰林院在麟德殿西,有小门直入禁中,日夜皆有翰林学士值宿以备皇帝咨询、草诏之需。

翰林学士这个职位本就是为了分薄相权而设,因此翰林学士自然也分走了中书舍人的制诰之权,从此开启了“两制”,即由翰林学士所撰写的“内制”和中书门下正式发布的“外制”。

所以,当有宦官前来宣召李绛时,他并没有多想。

直到他从皇帝口中听到了自己要写的内容。

李绛手一抖,几星墨点就洒在了素洁的白麻纸上。

“陛下,”他迟疑片刻,还是搁下笔,开口问道,“不知此事可与政事堂诸公商议过?”

李纯淡淡道,“此禁中事,宰相无得与参。”

那这确实。

开的是洛阳宫,办的是丽正书院,确实都可算是天子的私事。在这一方面,大唐的皇帝一脉相承,翰林院、枢密院、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不都是这么来的吗?

李绛作为翰林学士,确实无法反对。

皇帝让他来拟这份圣旨,何尝不是一种信重呢?

况且这个丽正书院也与玄宗当年初置时不同,明言只修书,既不会干预朝政,也没有以备咨询的功能——除非皇帝封了,才会去找安西军那边的人参与军国政事。

但李绛的心情还是很沉重。

皇帝登基四年,表现堪称明君,在这种地方,基本都很愿意听取臣子的意见,能够尽量抑制自己的私心,不去随意破坏朝廷法度。

但从这件事上,李绛发现,皇帝的想法已经开始转变了。

而他甚至不知道这变化源自何处。

这让李绛心下有些不安。

但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就算再劝谏,多半也是“帝不听”。皇帝到底是皇帝,一旦他下定决心摆烂,做臣子的就会彻底陷入被动。

李绛只得重新提起了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