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查看了一番死者的尸骨,以及遗物佩剑,面带笑意。
“此人确实是潜逃在外的要犯,前任杜典客的长子杜危。”
他在公主府时就对此事有所关注。
杜危此人虽然不算蠢笨,但可没有张良那般手段,能逃得过始皇帝大索天下。
官兵们一路追寻,发现此人最后现身于一处黑水渡口,此后再无踪迹。
有官员猜测其可能不幸溺水,但没寻到尸骨,不敢将未证实之事禀告给陛下。
这棺材内部装满石块,身上钱财信物皆失。陈平推测杜危很有可能是乘船之时,被黑吃黑,歹人将其置于棺内沉尸,避免上浮,引人注意。
这佩剑虽是不凡,但是上刻铭文,还有杜家的印记,歹人可能担心其泄露身份,不好出手,故而一并投入棺内。
如此,歹人的身份其实很好调查,无非就是渡口附近的船家们。
得到陈平的肯定,县令同样高兴,“既是朝廷要犯的遗骨,还请典客将其送回咸阳处置。”
“我会上书陛下,对你予以嘉奖。”陈平说道,“实不相瞒,我来此地实为调查项氏一族余孽,如今已收到些消息,还望借兵一用。”
县令:“既是追逃要犯,典客尽管吩咐,下官定当配合。”
得到肯定,陈平满意一笑,“那就多谢了。”
杜危这事算是意外所获,若他能将那些项氏一族的人,尤其是那位西楚霸王擒获,此等功绩,必定能让他重回咸阳这处权力中心。
还是得留在公主身边,才能更好加官进爵。
第111章 “花钱的贵客来了。”
李府今日迎来了一位贵客。
廷尉李斯亲自接待了太子熙和, “她几日前生下了孩子,身体虚弱,才恢复些力气便急着想见你。老臣这才冒昧派人去你府上送信。”
他虽然心底承认熙和,但也不是谄媚之徒, 不会这么迫切地利用女儿和刚继位的太子交好。
熙和并不知道李斯的小心思, 内心自责, “是我疏忽了。”
她早该来见阿嫂的。
此次登门, 她特意带了有利于调养的补品, 专门询问荒白要了调养身体的药方,连同一些其他的礼品一并送入李府。
李斯本不愿收。
但是熙和态度强硬, “这并非太子对廷尉的示好, 而是熙和给阿嫂的礼物。”
而且说实话, 李斯因为犯了错,被父皇削了官职,罚了俸禄。虽然他家中定还有财产,但是府内众多人员的开销绝不是笔小数目。
熙和狐疑地盯了李斯一会儿,语气委婉, “若是廷尉不方便照顾阿嫂,我可将其接入我府内休养。”
李斯是个人精,很快就读懂了熙和暗藏的含义。
“太子府内热闹得很,而您又事务繁忙, 恐怕我家小女住不习惯。而老臣的李府门庭冷清, 无旁人干扰, 正适合小女静养。”
哼,老夫就算再是落魄, 自家的女儿还是养得起的!
李斯将人带入女儿的院外便离开了。
等侍女代为通传,熙和方才入内。
内屋, 李娥在床榻上半坐,抱着襁褓中的孩子逗弄。听到脚步声,她方才抬头,“太子,你来了。”
她这几日还是打听了些外面的消息。
熙和走近了她,无奈地叹息一声,“我们才分别了几月,阿嫂怎对我如此冷淡?”
不喊她以前的名字吗?
李娥笑了笑,“好,阿嫂先恭贺你成为了太子。不过以前的名字还是少用,我唤你熙和,可好?”
天幕中的乾昭大帝文治武功厉害,但她不愿熙和也经历平定天下的苦难。
熙和细细地打量她,“……阿嫂生育辛苦了。”
她的面色比之前憔悴了不少,身形也瘦削了。
“乐儿她很懂事,倒是没怎么折腾我这个娘亲。”李娥感慨道。
熙和这才将目光转移到她怀中的孩子身上:“乐儿?”
“与天幕中的一样,她是个女孩儿。所以我便私心给她取了个小名。”李娥说道。
她知道皇室的孩子都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辈赐名。但是她与扶苏虽是家族联姻,但是以乐通情,她无法忘怀这段情感。
李娥情绪低迷了一会儿,“熙和,以后你就是乐儿的姑姑了,你想不想抱抱她?”
熙和自然是想的。但她并没有抱小孩的经验,所以接过来时极为郑重。
好轻,好小一只。
这便是阿嫂与兄长的孩子……生得很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