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90章(2 / 2)

“太子言重,是老夫冒昧登门,您事务繁忙,愿意接见老夫,已是老夫之幸。”田禾行了一礼。

是位相当讲究又客套的人呢。

“屋外风寒,不如进屋详叙?”熙和认为自己还是要摆出待客之道,体谅点老人家。

田禾的目光转向园里的沙地中。

这看似是普通沙地,然而却是摆有山川阵型。

见他感兴趣,熙和解释道:“这是根据天幕后辈所据资料,复原而来的,统一后的秦国地貌沙丘图。”

有细微不符合的地方也加以考证修正了。

“其上插有令旗,可是在演练阵法?”田禾突然问道。

熙和有些意外他能看出来,点头承认,“先生好眼力,韩信曾于其中演兵布阵。”

前几日,韩信又研制出了几套阵法,在沙盘中演示与她看。痕迹未除,想必是被瞧出了端倪。

田禾了然,没有再追问,背着竹篓,随她一同去了里屋。

待客室内烧着炭火,不需要暖手炉便可领会暖意。入屋之后,熙和将外披的裘衣解下。

田禾也效仿,先将竹篓放下,然而将最厚重的外袍除下,没有外衣的遮挡,更显其身形的清瘦,熙和多瞥了一眼,随后命令仆从奉上热茶。

“先生,请。”

田禾并未立刻饮茶,而是说道:“我有一物欲献给太子。”

他从背篓中小心地捧出一个体积不小的木匣子,先呈给了一旁的侍从。

侍从打开,查看并无凶器或者陷阱,方才转交给熙和。

这里面放着的,是由木头搭建的一个小型帆船。

不过,这这帆船的形状,与后世小辈呈交给他的远航的帆船图纸样貌极为相似。

熙和眼眸微动,这搭建帆船的木条是可以抽动的,这也就意味着……

“先生可会将它建造成一艘能用于远洋航行的巨大帆船?”熙和问他。

“自然。这本就是墨家最为擅长之事。”田禾说道。

“恕老夫直言,太子莫非有远航的意图?”

熙和点了点头,“既然天幕中已经说了海洋的彼岸有高产到能养活许多人的粮种,吾等又怎会不渴求呢?”

这可是造福后代的大事,等大秦内部局势稳定下来,他们必然是要请人去做航海冒险之事的。

挑选人选之事不急,但攻克技术之事可先一步提上议程。

“先生既是墨家之人,定怜天下之苦。不知您可否为了天下黔首,留在咸阳指点匠人打造几艘能跨越大洋的帆船?”熙和向他发出邀请。

“在此之前,老夫有几个疑问,望太子解惑。”田禾说道。

熙和应得爽快,“先生但言无妨。”

田禾:“吾从他地而来,见各郡民众田间劳作艰苦。而您与陛下说是降税,却只减了一成。我从您创办的报纸中得知了近期的新法,虽说削减了大量的酷刑和罪名,然而对于此前六国之人与秦国之人的利益均衡,仍有不少区别。”

熙和听懂了,这是觉得他们税降得不够多,而且对此前的六国百姓和秦国百姓不能一视同仁,怀疑是空喊口号。

她回答:“税收牵动民生。纵使我们愿意与民土地,休养生息,但是这税收不可骤降,咸阳附近的郡县我们尚且方便监督管辖,但六国之地与咸阳相距甚远。底层官吏缺乏,各地官吏又牵扯众多,彼此盘根错节,若骤然降税,难免他们以新法乱民,恐怕适得其反。”

“新法只是暂时的,各地涉及的民事案情复杂,我等暂且无法在短期内做繁琐之规定。削减酷刑,流放和处死等重罪则需提交中央复审,允许犯人陈述冤情,以尽可能减少冤假错案。至于你说的优待,那是秦人在统一六国时流过的血,出的力,我们自然须予以优待。除了这点,于六国之人,在税率也好,律法也罢,皆是一视同仁。就连现在所打造的新式农具,我们都会合理分发到各郡,没有因六国遗民身份区别待之。”

田禾叹了一声:“……太子所言有理,是老夫心急了。”

二人就当今的某些时政又讨论了一番利弊。熙和越聊,越觉得此人内有乾坤,见解独到,若只让他负责造船之事,恐怕有些大材小用了。

“先生可有从官之志?先生于公务之道很是敏锐,我可代为向父皇举荐。”

田禾欲作推辞:“承蒙太子抬爱,老夫感激不尽。然老夫一介匠人,纵对治民有些许见解,却无从仕经验,恐难以胜任……”

“先生自谦了。您学识渊博,又有爱民之心。没有什么比这更为重要了。若是先生处理公文琐碎之事毫无经验,我也遣人教会先生。”

基层缺的就是这样的官吏。

见田禾皱眉,熙和赶在他拒绝之前说道,“我今日与先生商议良多,先生想必是乏了。不若在府上留宿几日,再思量一番。”

“来人,送先生去休息。”她当即下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