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法则也不管管!
秦稷真的很为另一个自己的小命担忧。
万一扶苏这臭小子杀疯了,先杀祖父子楚、再杀高祖稷、接着杀曾祖柱。一步到位把前头三个秦王都宰了,自己直接继位,也不是他干不出来的。
谁让秦柱现在已经是太子了,他偷偷干掉秦稷,太子就能立刻继位。然后他再忽悠秦柱立异人为太子,秦柱就可以去见黄泉府君了。
秦稷感受到了窒息:
[好玄孙,你可是寡人的嫡亲血脉,不能这么丧心病狂的。]
先祖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把一个杀伤力巨大的秦二世丢到战国时期有多恐怖。
尤其这个秦二世身边还有他爹。
扶苏天天说着想早点当上太子、秦王的,这样就能给他爹更好的成长环境,听着就觉得很危险。
秦稷绞尽脑汁为自己说话:
[寡人还有不到六年就死了,你多担待点,别那么心急。实在不行,寡人也可以教你怎么越过柱儿当上寡人的继承人。那个什么太孙的,寡人也可以整一个。]
秦柱:……???
爹,你真是我亲爹。
第36章 白起比你们加起来都有用多了
扶苏确实挺蠢蠢欲动想搞事的。
但是有亲爹盯着,某人不敢太过分。
始皇拍拍儿子的手臂:
“还没到那个地步。”
言下之意,先祖并没有拦着他们的路。要是拦路了,再干掉也不迟。
扶苏深以为然。
秦稷和秦柱:……这儿孙真的不能要了!
没见到昭襄王,只好转头去拜访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扶苏都特意换上朴素衣衫了,再怎么也得把感人肺腑的质子回国大戏给演完。
去往太子宫的路上,扶苏压低声音:
“我们来的及时,如今白起将军还活着呢。”
白起是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被赐死的。
但秦国早在很久之前就把岁首定在了十月,不是大一统才定的。
譬如《秦纪》里记载昭襄王四十二年的事情时,就是先写的“十月,宣太后薨”,后头又写了“九月,穰侯出之陶”。显然十月是岁首,九月是岁尾。
所以昭襄王五十年的十一月,其实是昭襄王五十年的第二个月。
后世有部分人根据单纯的十一月记载,就认定前面的“八九月围邯郸”是发生在昭襄王五十年,其实那是四十九年的事情。
也就是说,刚开始秦赵打仗时还没到昭襄王五十年,异人决定逃亡回国时是在四十九年和五十年的跨年前后。
去年九月,也就是上个月,秦军起初是把邯郸围起来打的。但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一起率兵数十万支援邯郸,信陵君成功击退了秦军。
异人和吕不韦趁机买通了守卫出逃。
不然不仅是会遭遇赵王追杀,可能下回秦军又把城池包围了,他们就彻底困在城里出不去了。
毕竟你也不能指望城池被围的时候,还能有人愿意帮你开城送你出去。吕不韦要是有这个本事,直接开城送秦军长驱直入邯郸城不是功劳更大?
他们逃出邯郸没多久,就进入了正月。
也就是昭襄王五十年的岁首。
由于这次扶苏他们逃回来的时候有异人帮忙吸引火力,赵国追兵追错了人。所以他们不需要为了躲避追兵而绕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回到秦国都城。
因而扶苏其实在正月结束之前就抵达了咸阳城。
此时还没到白起身死的十一月。
始皇也回忆起史官的记载:
“应是上个月,秦军被信陵君击退伤亡惨重后,昭襄王跑去威胁白起,令他带病出征。但他不肯,还劝说昭襄王休养生息。”
然后就有了经典的“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后头昭襄王愤然离席,范雎再度请白起出兵,白起仍然称病。昭襄王就不跟他客气了,直接把他贬黜为士伍,放逐至阴密。
但是白起病得厉害,就没有立刻动身。
之后的整个正月都一直有战事不利的消息传来,接连三个月(八月、九月、正月)的受挫让昭襄王大为恼火。
昭襄王因此迁怒了不肯出战的白起,逼迫白起立即动身,前往放逐之地。
此时已经到了十一月,白起无奈带病出行。结果才刚走到杜邮,昭襄王和范雎就商议决定赐死白起。
杜邮就在咸阳附近,可见白起动身也没几天。
扶苏也不知道具体是十一月的哪一天处死白起的,不过现在还是十月份,来得及。
提起这个,扶苏就忍不住吐槽:
“昭襄王就要赐死白起将军了,阿父,若是我们无法说动他改变主意,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