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98章</h1>
扶苏友善地和二度怀疑人生的荀彧打了声招呼,说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去他家找荀恽玩吗?
荀彧:……你和三岁小孩都能玩起来?
荀彧心情复杂地答应了。
说是玩,其实就是带着教小孩。反正扶苏也清闲,帮未来的大秦丞相教教孩子,算是有个事干。
荀彧如此大才,留在曹操手下落得个忧郁而亡的下场,简直暴殄天物。他长子荀恽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和曹植亲善遭到了曹丕的记恨,最后盛年早卒。
怎么卒的不清楚,反正曹丕刚当皇帝两年他人就没了。同年便是曹植因仕途不顺,写下《洛神赋》的那一年。
所以荀恽和他爹差不多,大概率也是因为政途坎坷忧郁而亡的。
扶苏:没关系,曹操父子不珍惜的人才我大秦父子珍惜!
挖刘备的墙角还要良心痛一下,毕竟刘备正经对手下人挺好的。挖曹操的就不用有心理负担了,反正曹操自己也没太对得起人家。
扶苏上门把荀恽小崽子拎上,说带他去看看民间疾苦。
荀夫人唐氏:?
孩子这么小就要开始学这个了吗?
这年年末的时候,袁术突然和袁绍打起来了。
袁术千里迢迢找冀州北边那个雄踞幽州的公孙瓒支援,想和对方来个南北夹击,共同对付袁绍。
同时,他们还联络了徐州的陶谦等人,企图从四面八方包围冀州。
曹操自然要帮袁绍,所以他亲自带兵往东,在发干迎战陶谦。
曹操出去打仗了,就得有人坐镇后方帮忙守家。
除此之外,还得有人随军,一部分负责战前出谋划策,另一部分负责粮草等军需的调度。
曹操最后请秦正坐镇昌邑,帮忙弹压兖州士族,不让他们趁着战时搞事情。然后请荀彧在战场后方的城池里主持调度一事,和昌邑的秦正配合。
粮草要从治所运往前线,中途需要不少人费心。不仅治所中得有自己人盯着,免得被旁人卡住脖子不肯放粮。
快送到战线这里时也得有人负责统筹,毕竟战线有时候会拉得比较长。哪里更需要第一时间运粮、哪里要的粮草多些,都不是远在昌邑的官吏能第一时间弄清楚的。
因而为了提高效率,最好就是统一送到荀彧这边来。荀彧据守的位置距离战场稍微近一些,可以及时获取战报,根据最新情况调整供给。
众人对这个安排皆无异议。
倒是从东郡那边送来了急报,说吕大将军坐不住,也想打仗。
袁绍和袁术要互殴,他们一个是冀州的老大一个是豫州的老大,之间隔着司隶和兖州,肯定得借道才能打得起来。
借道兖州的陈留国和东郡是别想了,只能从隔壁直隶境内的河内走。偏偏这地方就是东郡家门口,吕布自然坐不住。
吕布:他们在我眼皮子底下打仗,凭什么不让我出兵?!
吕布还记恨袁术之前把他赶走的旧仇,正好曹操也是帮袁绍的。所以他和袁绍联手打袁术,有问题吗?
曹操:……
曹操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差点忘了吕奉先。”
偏偏袁绍也眼馋吕布的勇武,来信暗示曹操让吕布协助,帮他一起攻打袁术。曹操要是拒绝了,吕布扭头就能自己去找袁绍联合,到时候曹操就成里外不是人了。
所以他也只能憋气地答应下来。
不过曹操留了个心眼,让吕布别找他要粮草,他这里没粮。
冀州富庶,袁本初此人财大气粗。既然是发兵帮他,那就去找他接济一二好了。
吕布对此无所谓,谁给他粮都行,反正他只想打仗。
吕布当真去找袁绍要粮了。
袁绍一看他不找曹孟德找自己,觉得其中必有问题。
袁绍于是征询谋士们的意见。
许攸一语道破:
“吕布与曹操并非一条心,公可尝试拉拢一二。”
郭图眼珠子一转:
“吕布目光短浅,只能看见眼前的蝇头小利。使君可以多给他些粮草军备,叫他看见使君的大方,他便会弃曹操而投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