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16章(2 / 2)

只要一想到大灾之后还要当皇帝的出面去部署赈灾事宜,一旦哪里没做好就是成百上千的百姓因此死去,刘协就怕得发抖。

这个负担太重了,他扛不起来。

刘协惶恐地说:

“秦司徒和诸位爱卿做得就很好,这些事情交由你们负责就好。朕、朕不行的,朕做不来这些。”

扶苏耐心安抚了他一阵,哄着他去学一些简单的东西。若是政令他真的搞不明白,也不急于一时,可以慢慢来。

等回到府中,扶苏被终于有空回家的父亲给逮住了。

始皇拎住他的耳朵:

“朕听闻蝗灾那天你跑出门去了?”

扶苏:糟糕!忘记提前告知阿父了!

那么危险的情况他还在外头待着,一个搞不好就要被蝗虫咬得遍体鳞伤,父亲不生气才怪。

扶苏光想着用这招把小皇帝吓破胆,以后再不敢插手政事,倒是忘了这一茬。

扶苏乖乖认错,保证绝不再犯:

“阿父,我没有受伤,你别担心。”

始皇却不为所动,只从外头叫了个人进来。说以后无论扶苏去哪里,都得带着他。

扶苏抬头一看,是涉间。

涉间这家伙只听阿父和蒙恬的话,以后必然要管着他,不许他做危险的事情了。

第74章 陛下可是实权天子,怎可唯唯诺诺

多了个小跟班之后,扶苏老实了几天没再闹幺蛾子。恰逢蝗虫群进入兖州的消息传来,朝中又多了一州的事务需要忙碌,扶苏便安安分分地回去给阿父帮忙了。

如今的兖州牧是荀彧,经过上回被兖州士族背刺的事情之后,荀彧已经有了防备。所以他将兖州当地压制得还算不错,士族暂时不敢给他小鞋穿。

从直隶传来的蝗虫消息抵达兖州后,荀彧对此十分重视。毕竟兖州也是产粮大州,要是不早做准备,一年的辛苦全部白费,损失可就太大了。

消息传到士族耳中时,族中有些心高气傲的年轻人还不肯听。

说什么现在就把粮食收起来会减少产量,谁知道蝗虫来不来。就算来也不一定是马上来,可以等几天再收割。

确实,直隶的消息传来时,其实蝗虫还没冒出来搞事情。始皇只是根据大旱后大概率会有蝗灾,且史书记载此次闹了大蝗,才提前预警的。

当时还是八月中旬左右,而最佳的收割时间则在八月下旬到九月上旬,还真就是多拖几天的事情。

然而这种拼运气的事,世家敢做,庶民却不敢。万一为了那点收成拖到蝗虫过境,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得到消息的黎庶们立刻动了起来,几乎没什么人敢赌这个概率。

士族中那些不着调的年轻人也被长辈教训了。

为了和秦正争一口气就拿自家的粮产来赌,实在是太不稳重了。利益利益,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面子的账可以日后慢慢算。

因而兖州的粮食收得也比较早。

收粮之后足足十天蝗虫群都没来,直到十多天后蝗灾才过境。

蝗虫这东西每日能飞至少100公里,遇到顺风甚至能飞200公里。横穿直隶来到兖州境内,也不过就是三五天的功夫。

加上之前等待的十天,士族中年轻气盛的那群人顿时有话说了。

他们认为之前就该听他们的,晚几日收割,这样也来得及。不像现在,提前收了,结果蝗灾拖了十多天才来。

秦正定然是故意的!

这次族中长辈没再说什么,只道既然自家因为直隶的错误消息造成了损失,那当然要找秦正问责。

一般来说世家间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互相找彼此的家族商议。大家私下里谈谈,看该怎么补偿。

不过也不一定会补偿,毕竟蝗虫这种事情说不好的。人家愿意提前提醒你是人家好心,大家都是凡人又没办法确定虫群过境的具体日期。

但发难嘛,本来就是找个借口,他们只需要一个由头就好了。

于是兖州士族开始寻找秦正的家族了。

非得和秦氏的人说道说道不可,没有这样欺辱世家的道理。

大家都是世家子弟,应该互相帮助。尤其还都是兖州人,秦正怎么能一点情分都不顾?

想想对方之前杀了多少兖州士族,如今又带了多少颍川人士去小皇帝身边任职。前者也就算了,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后者实在不能忍,秦正为什么只招揽颍川名士?

众人一直在等着秦正派人来兖州,好声好气地邀请各家送人去直隶。

毕竟要是朝廷一发征召他们就自己过去的话,在和秦正有旧怨的情况下,这样显得很不值钱,最好还是等秦正递个台阶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