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接受过正统帝王教育的刘协发现自己缺少的常识有点多,居然连赋税都不知道,他早该想起来的。
而且各地新一年的粮食如今差不多也收好晾晒完毕了,正适合运来洛阳贮藏。
皇帝催赋税的诏书送到冀州的时候,袁绍正和谋士们商量后续的安排。
之前秦正进攻直隶后,皇帝就下令将公孙瓒调遣去隔壁并州当刺史了,和刘虞分开来各干各的。
刘虞因此可以安心在幽州施行怀柔政策,拉拢周边的部族。他只需要用少量钱粮就能让部族不去侵犯庶民,比拿钱养公孙瓒的军队划算多了。
幽州黎庶还是很爱戴刘虞的,不然也不会刘虞随便一号召,就有大量人手响应,愿意跟他一起击杀公孙瓒。
公孙瓒离开后,幽州黎庶再不用担心被公孙瓒的军队劫掠了。
官府的军队也劫掠他们,那些部族也劫掠他们,日子真的没法过。
如今只有刘虞刘刺史在,不仅公孙瓒跑了,收了钱财的部族也不会动他们,做梦都能笑醒。
公孙瓒起初不太乐意,他当然更想自己留在幽州老家、把刘虞丢去并州。
但始皇派来的使者劝他:
“幽州黎庶都肯追随刘虞对您下手,您当真放心待在幽州吗?”
万一哪天又冒出一个能号召大家对公孙瓒下手的人,就凭公孙瓒拉下的仇恨,还真说不好谁胜谁负。
上回公孙瓒能化险为夷,纯靠刘虞带兵能力太弱。但凡换个将领,比如当时刘虞的部下李左车全权负责领兵,公孙瓒恐怕就没了。
公孙瓒想想去并州打异族也是打,到底还是同意了。然后一入并州就被那边的乱象牵制住了,没工夫再去找冀州的麻烦。
公孙瓒不傻,他看出了直隶迟早要对冀州下手。
虽然公孙瓒一直眼馋冀州的领地,但他掂量了一下觉得自己没本事和直隶那位对着干。与其继续和冀州死磕,卷入泥潭,不如老老实实去抢并州的地。
冀州再肥也不是他能动的,还是尽早止损为妙。
北边没了公孙瓒犯境,南边的袁术又被打跑到了扬州。冀州一下子闲下来了,袁绍就开始琢磨起接下来该干嘛。
公孙瓒都能看出直隶来者不善,袁绍自然也能看出来。
袁绍于是询问谋臣们该如何是好。
沮授皱眉说道:
“天子年幼,正是容易被人蛊惑之时。我等不如起兵清君侧,将天子迎入邺城。”
到时候小皇帝在他们手里,谁是乱臣贼子他们说了算。小皇帝要是想对他们不利,他们也能迅速把人控制住。
不像现在,皇帝在别人手里,他们就十分被动。
郭图却不赞同:
“陛下如今开始掌权,那秦正也没有掌控陛下的迹象。贸然起兵容易遭受众人的口诛笔伐,一着不慎反而会引起群雄围剿。”
沮授不悦:
“那郭公则以为该当如何?”
郭图振振有词:
“我等可静观其变,看直隶到底是秦正做主还是小皇帝做主。若是前者,那便不足为虑,可以号召群雄击杀反贼秦正。”
“若是后者,主公更不可轻举妄动。反而要足够恭顺,降低直隶对我等的防备。只要我冀州对上乖顺,小皇帝也没有理由出兵讨伐我等。”
许攸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当初董卓作乱时,群雄联军也没能奈他何。如今换成秦正,秦正又不行天子废立之事,哪里拉得起联军来?”
董卓是因为随便废立皇帝才被众人联手讨伐的,后头的郭李没干这种事,哪怕他们在关中作威作福,群雄也没去联手攻打。
唯一打了他们的,一个是马腾,人家以前公然造过反,当然不怕进攻手握皇帝的郭李二人。另一个是拿到了天子诏书,光明正大清君侧的秦正。
方才沮授的意思是他们也可以伪造皇帝诏书,借此起兵讨伐逆贼。但是指望联合其他人一起出兵,那就是做梦了。
袁绍听得许攸冷不防提起当初关东联军一盘散沙的黑历史,脸色难看了一瞬。
这个许攸仗着和他自小亲善,什么话都敢说,一点都不知道给他留面子,实在是太没有分寸了。
袁绍按下了脾气,没有发作出来。
那边田丰顺着话题往下说道:
“哪怕皇帝大权在握,也不可就此轻忽秦正此人。”
田丰怀疑秦正可能不会傻到把野心表露出来,到时候表面看着是皇帝执政,实际上还是秦正大权独揽。
然而田丰这话袁绍压根没听进去。
袁绍笑道:
“元皓多虑了,那秦正为人仁善,不是工于心计之辈。他确实是个忠臣,这一点本州牧很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