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也听见了,分封制断不可行。施行分封之后,我大秦被功臣所篡,可见此制度早已不合时宜。”
知到内情的李斯嘴角一抽。
他们陛下什么时候和太子学会了满嘴跑火车?
其他人不明真相,哪里晓得这是胡扯的,一个两个都听了进去。唏嘘的同时,还有些紧张。
毕竟外头都说是功臣篡国,这——在场诸位可都是未来的功臣!
虽说汉王和王上的年龄差是三岁,他们的年龄对不上。可那些人自己也说这是个小道消息,不保真。万一不是三岁,而是五岁十岁呢?
幸好,里头有些人是其他时代的。
他们想到这里就放心了一些,总不可能是他们被分封去了汉中当汉王。所以需要警醒自危的,只有秦王政时期的人物。
那些被调入中央的郡治长官们压力极大,不由怀疑起自己来。尤其是之前在汉中郡当官的那几个,冷汗都下来了。
扶苏安抚了一句:
“能得封汉中的定是天子近臣。”
言下之意,人选大概率是没出现在这里的关中高官。
众人纷纷松一口气。
始皇借机打消了众人以后继续实行分封制的同时,也顺便敲打了他们一下。今日过后,想来诸位也不敢仗着功劳就自满了,生怕会被同那什么汉王扯上关系。
——你这么嚣张跋扈,是不是看不起陛下,想学汉王篡位?!
群臣试探着询问始皇:
“王上对那汉王的身份,可有猜测?”
哪个臣子封地会在哪里,王上应该早有安排吧,总不可能是大一统之后再来临时任命。
见臣子们依然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始皇就知道得给他们一个切实的人选。不然臣子天天提心吊胆的,耽误干活。
始皇沉吟了片刻:
“应当是刘季。”
这人大家都没听说过,不由面露疑惑。
扶苏帮忙解释道:
“刘季被阿父派去了楚地。”
暗示大家这是一步暗棋,所以大家才不认识他。
也不算骗人,毕竟大一统之后刘季确实在楚地任职。私底下捉出了不少潜藏的六国余孽,表面上就是个寻常太守。
介于汉高祖确实是刘邦,始皇现在把刘季拎出来当挡箭牌时,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李斯在旁边听完心想,刘季要是知道这对父子在外头这么败坏他的名声,又要汗流浃背了吧。
李斯悄悄摸摸给刘季发消息:
「陛下刚刚封你做汉王了。」
刘季:???!!!
刘季险些一个病中垂死惊坐起:
「怎么回事?!」
李斯却不肯回他了,就让他一个人忐忑不安去吧。
刘季只好跑去戳太子殿下,求个解释。
扶苏随口回道:
「那些人误以为父亲搞分封封了个功臣汉王,后来汉王篡位成功,建立了汉朝。就来问阿父汉王是哪个臣子,阿父就随口说了你的名字。」
刘季:陛下不能编个不存在的名字吗!
反正都是不认识的,刘季他们不认识,其他假名他们肯定也不认识。为什么不叫别的,非要叫刘季啊。
哪怕说是刘邦都好啊!
扶苏许诺道:
「那下回说刘邦,不说刘季了。」
刘季:……不是,就不能换个姓氏吗?
扶苏忽略了刘季的小意见,扭头对阿父小声说:
“刘季希望我们下回用刘邦的名字。”
始皇不虞,否决了:
“刘邦不配做我大秦功臣。”
哪怕汉王再怎么在众人心里是个篡位的乱臣贼子,前提也是他因功封王了。刘邦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贼,凭什么当大一统功臣?
扶苏想想也有道理:
“那下次还是说刘季吧。”
至于刘季自己的意见,不重要。
李斯旁听完,幸灾乐祸。
不过这次他可不给刘季通风报信了,因为报信的事,他刚刚被太子瞪了一眼,差点引火上身。
扶苏:我阿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跑去告诉刘季,是不是对陛下有意见?
始皇叫住李斯:
“如今天下都在嘲笑朕被臣子篡位,此事便交由丞相来解决。”
李斯叫苦不迭。
陛下果然也不高兴了,连爱卿都不叫了不说,还把烫手山芋丢给他。各国嘲笑秦始皇,他怎么解决?他又不能勒令那些人闭嘴不许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