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91章(1 / 2)

<h1>第491章</h1>

秦王想想群臣的德性,深以为然:

「所以阿苏觉得要如何应付他们?」

小太子聪明得很,他有自己的办法:

「我要告诉他们郡县制才不是刚施行一会儿会儿呢,一群没读过书的家伙!」

小太子先写县制的起源,来自《周礼》,规定了“距王城三百里以外至于四百里曰县”,所以县是古已有之。

又写了郡制的起源,来自秦晋等地处边疆的国家。

因为国土太大,边境又多是地广人稀,时常需要派大夫去边境驻守。但是总不能每个县都派一个臣子过去,大夫也不是地里的白菜一抓一大把。

况且边境很多地方因为人不多干脆就没设置多少县,只单纯有一个戎狄君长管辖一大片无县制的区域。

于是渐渐的,便将同一个君长下辖的地区归拢到一起,称之为“郡”,所以郡这个字里带“君”。

而郡制,则复刻中央朝廷的官员体系,有郡守、郡尉和郡监,对应中央的相邦、国尉和御史。

起初郡只在边境设置。

所谓“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就是说县比郡要富庶。因为县一般接近国都,郡则只在边疆苦寒之地,官职高的人哪怕去当都城周围的县令都不去当郡守。

大秦最初施行郡制是自秦穆公起的。

到了孝公的父亲献公时,他才全面推广了县制。哪怕是边境区域,也划分出了县,而且建立的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县。

后面经过商鞅的修改,出现了大家熟知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什便是一里,一里有里正”,里正即为村长。

大秦进入全面军事化管理。

但此时的大秦还是没有进入完全的郡县制状态,因为郡没有彻底推广开。靠近国都的位置,设郡是比较晚的。

小太子洋洋洒洒一大堆,告诉所有人郡制和县制早就出现了,已经沿用了几百年。虽然分封用的时间更久,但郡县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东西。

来自六国的贤才很多都对郡制了解不多,但他们大秦用几百年的经验保证,郡制特别好用!

写完郡县制的历史渊源,太子才去阐述它到底有多好用。层层递进的一番论述,让看客心服口服。

最后再得出结论,郡县制大有可为,完全有资格取代分封制进行推广。

李斯和蒙毅拿到了完整版的策论,看完之后一点刺都挑不出来。

这是一篇可以拿出去给旁人学习怎么写策论的完美范文。

李斯震撼地看着不到十岁的小太子:

「太子殿下思维缜密,远超旁人。」

蒙毅倒是已经习惯了,毕竟他长伴君侧,见多了神童的操作,现在觉得太子做什么都很正常。

秦王努力压下唇角的笑意:

「太子还小,还有许多要学的地方。」

小太子方才在阿父跟前骄傲得不行,到了人前又记起来要谦虚了。

他沉稳地表示:

「我这篇文章写得还不够完善,是仓促之作,还请廷尉和郎中令斧正。」

李斯便又夸道:

「殿下不骄不躁,沉稳持重,不愧为我大秦太子!」

然后等臣子一走,崽崽立刻扑进阿父怀里撒娇,要阿父多夸他两句。

刚刚的沉稳太子瞬间消失。

秦王怜爱地搂着他:

「小机灵鬼。」

虽然太子的沉稳和谦虚都是装的,但他只是个几岁的小崽崽。众人哪里舍得苛责他不够稳重,只觉得可爱死了。

羡慕这个词,嬴稷已经说累了。

嬴稷让华阳夫人把小阿政给他,搂着小政崽感觉自己也拥有了这么优秀的儿子。

嬴稷自我安慰:

“阿苏是政儿的孩子,肯定是遗传了政儿的聪慧。不要紧,没有阿苏,寡人还有政儿,待他长大一些,寡人亲自教导政儿。”

到时候他也可以体会秦王政的快乐了。

嬴柱眼热地看着小阿政。

所以亲爹什么的真是太碍事了,有爹在他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他爹快乐。

不过扭头看看子楚,这还有个比他更惨的家伙,心里瞬间就平衡了。

嬴政则在思考一件事:

“朕的长子幼时竟如此聪慧?可惜朕忙于国事,不曾亲自教导他。”

说起来有些后悔。

“天幕可有仙药能让扶苏回到幼时,让朕再教一次?”

他现在多了十年寿命,如果扶苏回到七八岁的话,他教个十年,应该可以独当一面了。

至于为什么不接着现在的年纪教……

孩子大了不好管,三十岁的长子真的很固执,嬴政怀疑自己掰不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